《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感受各民族人民之间的情谊。
2、
认字9个,写字6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3、
继续练习自读提问题、分类处理问题,开始学习标画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4、
理解“一碧千里、明朗、柔美、云际、回味、洒脱、低吟、拘束”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2、
感情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同学们,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地方,想去欣赏吗?请大家领略一下草原美丽的风光,欣赏草原图片,能说说草原在你心中的印象吗?
2、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齐读课题。
3、出示作者小资料:
老舍,原名舒庆春
(?http:?/??/?baike.baidu.com?/?view?/?1624753.htm?),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54531.htm?)、文学家
(?http:?/??/?baike.baidu.com?/?view?/?66893.htm?)、戏剧
(?http:?/??/?baike.baidu.com?/?view?/?43208.htm?)家。创作了《骆驼祥子
(?http:?/??/?api.blog.163.com?/?view?/?41093.htm?)》《四世同堂
(?http:?/??/?api.blog.163.com?/?view?/?134636.htm?)》《茶馆
(?http:?/??/?api.blog.163.com?/?view?/?1642.htm?)》《二马
(?http:?/??/?api.blog.163.com?/?view?/?1208124.htm?)》《龙须沟
(?http:?/??/?api.blog.163.com?/?view?/?251936.htm?)》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受到人们的喜爱。“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如:《济南的冬天
(?http:?/??/?api.blog.163.com?/?view?/?403405.htm?)》等被选入小学中学的课文中。《草原》一课节选自老舍先生的访问记《内蒙风光》一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2、认字9个,写字6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感受草原景色的美丽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深意长。
三、自主读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独立学习生字词。
2、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我会读:
回味
勾勒
豆腐
拘束
老翁
舞蹈
迂回
洒脱
境界
羞涩
一碧千里
襟飘带舞
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合作读议:
1、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
2、课文描写的草原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印象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自学批注并与同桌交流。
3、汇报感悟: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
“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很美,从这句我们体会到草原无边无际,而并不空旷。一碧千里是草原无边无际,而并不空荡。)展示课件,指导朗读
(3)“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指导朗读。
(4)出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5)出示“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草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它们一定在品味这种幸福的生活。)
(6)“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你看到这种情景你想干什么?
(7)指名概括第一自然段内容。引读
,男女赛读
(8)师小结:老舍先生以满腔热情,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草原的美丽。这种美丽体现在草原辽阔而不空荡,宁静而不死气沉沉、到处充满蓬勃的生机,试着把这一自然段印在我们的脑海。选择喜欢的句子背诵。
过渡: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继续徜徉在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感受草原的另一种美——人情美。
4、合作学习:
(1)默读第2—5自然段,根据提示,从文中划出相关词语,完成下列表格:
自然段
地
点
人
的
活
动
时
间
2
接近陈巴尔虎旗
迎
客
3
4
5
(2)小组内交流,统一意见。
(3)全班交流。
师: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
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指导读文中语句
小结: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拓展说话: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5.“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五、课堂检测
1、课文描写的草原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3、作者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第一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主要讲_________。
六、作业超市
1、写摘录笔记。
2、背诵一、二自然段。
3、阅读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
板书设计:
景色美(天、地、羊群、小丘)
草
原
人情美(迎客----相见----款待----联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