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树和喜鹊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6.树和喜鹊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7 15: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树和喜鹊
一、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
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鹤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
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
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
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的第2、4、6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相
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蕴含着丰富的
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1自然段中连续用3个“只有”,第
5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个“叽叽喳喳”;句子整齐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
4孤单’
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
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
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
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教学准备
教师:
课文朗读动漫、教学辅助课件
学生:学唱歌曲《找朋友》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了解内容
1.猜谜导入新课。
2.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窝”并指导组词。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四)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回顾内容
1.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 喜鹊 孤单 叽叽喳喳
后来 邻居 快乐 安安静静
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主要讲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词语。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出示句子: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再读课文,后来树和喜鹊有了什么变化?
5.出示句子: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远亲不如近邻。)
(2)他们和邻居怎么相处呢?他们一起做什么?
(喜鹊:每天天一亮……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3)想象: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谈,讲故事,聊天……)
9.出示:
“因为____________,他们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指导填空,理解内涵。
10.教师小结,朗读全文,读出不同语气。
(三)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1.补充资料:作者简介、词语积累。
2.推荐阅读:《没有不好玩的时候》《小喜鹊》。
3.布置作业:
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会有快乐,有邻居才会幸福”相关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6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