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走进戏曲 画脸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走进戏曲 画脸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6-17 14:0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进戏曲——画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
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五年级下册第6课
《走进戏曲——画脸谱》
【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3-6年级学生,聆听了解有代表性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乐器和以京剧为代表性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每年应学唱京剧或者地方戏曲的片段”。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看、动、演、等多种参与方式在聆听、模仿游戏中熟悉了解我国这一独特艺术的魅力。
【教材分析】
《走进戏曲——画脸谱》脸谱,是京剧四大行当中,“净”的表演方式,净,就是花脸,演绎的性格品质或者相貌与众不同,具有突出特征的男性角色,从老到少都可以。本课通过黑、红、白、金四种脸谱的人物形象表演,让学生充分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节奏知识,参与表演的热情更加高涨,这些有利的方面有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创造。本课在设计环节突出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相配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学习,完成《走进戏曲——画脸谱》的学习。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领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兴趣、乐于主动探索有关京剧的基础知识,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瑰宝。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分辨京剧脸谱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能够熟悉戏曲节奏和韵味,了解京剧西皮流水唱腔基本的特点。
3.
知识与技能:通过听、赏、演等形式更好地理解京剧内涵,并能在表演中乐于与人合作,共同体验我国独有的戏曲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分辨京剧脸谱的特点及各代表人物;了解西皮流水唱腔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能参考书中节奏游戏,模仿花脸人物上场亮相,注意掌握节奏的速度和韵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脸谱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教师边敲着节奏(仓



|仓才
一才

0
||)边走进教室
教师以行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趣味导入
观看微课
师:同学们,老师刚刚表演的就是京剧花脸人物上场诗表演的其中一段,同学们看过京剧吗?你了解京剧吗?2.现在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微课,了解一下京剧,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京剧的四大行当是哪四个?
讲解京剧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诞生、脸谱的起源、京剧的四大行当以及京剧的两类曲调。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新课教授
1.了解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物形象
观看微课后,介绍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2.师:这四大行当里,净的角色是最丰富多彩的,京剧的表演离不开脸谱,每一种脸谱都代表着不同的人物形象。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杀的人物形象。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紫色—代表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金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
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的脸谱代表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好奇
2.创设学习情景,展开学习
1.以参加演出为由,让学生排练花脸任务上场亮相的情景。
2.让学生听念白,听完回答老师要表演的是哪四个角色?3.介绍包公、关公、曹操、悟空的人物形象。
4.多种形式练习上场亮相的节奏型。
5.鼓励学生创编,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结尾的休止摆造型。
6.用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完整地表演歌曲。
带着演出任务的形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作为导演,引导学生“排练”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四、欣赏
欣赏西皮流水唱腔
1.听之前提问,西皮过门最后落在哪个音上面?2.介绍“西皮”流水特征:不管过门的起始音是哪一个,最终音都要落在“1”和“6”上面,这就是“西皮”
通过欣赏西皮流水,认识西皮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京剧的了解
四、归纳
学生谈谈所学到的内容。
通过学习京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拓展延伸与小结
师小结: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已经屹立在世界的舞台,让我们带着对祖国艺术的热爱,把京剧发扬光大。
爱国情感教育能使学生更有使命感。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