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照相机和眼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6照相机和眼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7 15: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照相机和眼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照相机,对照相机有极浓厚的兴趣。眼睛是人体的重要的感觉器官,是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照相机与眼睛有什么关系?照相机里面有些什么?为什么能照相?眼睛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我们是怎样看见物体的?这些都是学生经常产生的疑问。本课让学生在认识了凸透镜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认识照相机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探究眼睛的结构及视觉的形成过程。
课型:探究活动课
设计理念:
本课让学生在认识了凸透镜特点和结构的基础上,认识照相机的结构,思考成像原理,然后把眼睛的结构与相机的结构作合理比较,从而进一步推想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人体本身的科学,较好的体现了课标提出的:“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教学目标:
1、知识:知道照相机照相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认识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能力: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方法了解照相机和眼睛的结构;能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与见解,会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科学依据;能设计制作简易照相机。
3、情感、态度、价值观:乐意研究生活中有关成像的现象,养成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习惯;在探究中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愿意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知道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及眼球的基本结构,了解了解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照相机、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每组一个凸透镜片、两张硬纸卡、一张半透明纸、一把剪刀、一个胶带等。
教学过程:
1、
激情导入
请同学们欣赏大自然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和富有纪念性照片。好,你们谁能告诉老师我们刚才在欣赏时主要运用了什么器官?(板书:眼睛图)随着我们视线的移动,这些美景和照片在眼前消失殆尽,我们是用什么把它们留下来的吗?(板书:
照相机图)照相机能拍下的精彩瞬间,而人的眼睛能看到美妙的世界。(板书:补充“6”及“和”)
今天利用这节课来共同研究第6课《照相机和眼睛》。(板书课题
图)
二、新授
(一)质疑
质疑是科学探究的前奏,看课题里将“照相机”和“眼睛”两种不同类的物体放在一起作为被的研究对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什么?适当做评价(板书:结构?照相?看物?关系?制作照相机?)【课件3\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照相机的构造的问题。
【这样的设计,新颖而富有激情,简练而有效的达到了一石三鸟高效教学效果,比最初单一的景物图片导入更能抓住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照相机的构造
1、拆模型
(1)猜内部结构。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冲锋号,同学们你们经常玩照相机吗?请你猜猜照相机里都有哪些主要部件?(汇报交流)照相机的构造相对比较复杂,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的认识了解照相机的构造,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照相机模型,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解暗箱的方法来探究照相机的构造。在拆解探究前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照相机模型的说明书,在拆解中对照说明书了解认识照相机的一些关键部件及作用。
(
2)
交流汇报说名称。请同学们交流汇报照相机关键部位的名称。(师板书:光圈、胶片、镜头)
(3)同学们,从刚才的拆解照相机中,你注意到照相机的镜头有什么特点?对,你真细心,照相机的镜头实际上是面——凸透镜。
(4)科学的发现总是来源于细微之处。下面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光圈发生变化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随着发生变化,胶片上的像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一部分就是照相机的光圈,它是用来控制进入照相机光线多少的,光圈越大,光线进入照相机越多地;光圈越小,能进入照相机的光线就越少。
(5)照相机的构造比较复杂,除了镜头和光圈两部分之外,还用一个比较关键的部位就是大家能看到得显示成像的部件,这个部件在模拟相机上被称作纸屏,在几十年前的老相机上被胶片取代,而在近几年的智能相机、数码相机上被显示屏代替,不管它被什么取代,但它的作用却始终不变,就是用来显示透过凸透镜的物体所成的像的。在这里我们把它称作感光胶片,简称胶片。
(6)请同学们猜猜看照相机用凸透镜做镜头来照相,是用了凸透镜的什么原理(作用)工作的?(凸透镜具有成像的作用。)
【这样的设计用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形式介入,能够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既有效解决学生想知道照相机内有些什么的强烈愿望,满足其好奇心;既利于指导学生养成观察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好习惯,又在无形中给学生渗透了照相的方法,。同时还为后面环节中比较照相机和眼睛在构造中有相似之处的连线活动做铺垫。根据做课反馈的实效性看,这样的设计引领,确实水到渠成的高效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真正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2、做照相机。
同学们,实验验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面大家想不想通过亲自做一个照相机来验证来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这样学生的思路围绕上节课学习的凸透镜的作用去猜想,而不是漫无边际去胡乱猜想。】
(1)观看制作模拟照相机的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视频中你所准的材料各用来做照相机的那部分,并明确制作照相机的具体步骤。【利用视频演示模拟照相机的制作过程,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所准的材料各用来做照相机的那部分以及制作照相机的具体步骤,有目的的按步骤完成制作。】
(2)请各组成员互相合作,分工完成模拟照相机的制作,让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合作的好,制作的照相机美观又实用。
【请学生根据视频解决“友情提示”中提出的有关材使用的问题,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会设计方案,并学会在众多的方案中如何选择更合理更周密的方案。另外,实际教学中将教材中所给的制作材料中的制和给为两张卡纸卷成的纸筒,是由于因为课本的示意图给学生展示的是两个可以套进去的方形纸盒,这局限了学生的思维,而学生手中的凸透镜是是圆形的,在做照相机时很难固定住镜头,拿起来很容易掉。于是我把示意图稍微改动了一下,把方筒变为圆筒,这样不仅照相机的镜头很容易被固定,而且有开阔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节省了制作时间。这种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的“短时高效”的目的。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制作兴趣,进行一步领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能恰当地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巩固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同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比较,改进自己的照相机,使之更趋结构合理和方便使用。此活动还蕴涵着另外一个目的: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为生活服务,为实际操作照相机奠定基础。实现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意识。】

3)巡视指导。
(4)汇报展示。刚才同学们齐动手配合得真棒。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本组的模拟照相机,说说照相机的各部件的名称,并试着用自制照相机拍拍教室外的情景,说说你在自制模拟照相机的纸屏上看到了什么样的影像?
(生介绍自己的照相机。)
3、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1)照相机成像的简易动态剖面图。下面让我们来通过照相机照相时的剖面图了解照相机是如何使物体的像显示在纸屏上的。当我们用照相机拍照时,随着调整镜头与物的距离,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我们就会在照相机的制屏上看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此可见照相机之所以能成像是依据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来工作的。
齐读
照相机成像原理。直观形象的将知识逐步提升为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
(2)刚才大部分同学在自己的模拟照相机的纸屏上找到了缩小倒立的实像,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棒一个,以示庆贺。
另外,关于照相机成像时物距、焦距、像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知识我们将在中学物理管学科上将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在这里我们就不深入学习了。
(3)这是老师通过互联网,搜集的各种各样的照相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照相机也在创新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不管其外形、式样如何改变,这相机在拍下精美瞬间的原理却总是依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此处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照相机,另一方面使其认识到不管其样式、外形如何变化,其工作原理总是源于凸透镜的成像,同时意在向学生渗透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另外引导学生从小不忘关注科学新技术、畅想新产品、服务全社会的目标。】
(三)眼睛的结构及眼睛的成像原理
1、同学们,你们还有兴趣研究眼睛是怎样看东西的吗?声音在洪亮些!嗯,不错!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珍贵、最神奇的“精美照相机”,它能把美丽的大千世界尽收眼底。既然眼睛是我们的“神奇照相机”
,那么眼睛的那些部位与照相机的构造相似呢?
2、
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下小组同学的眼睛,看看他的眼睛里有都有什么,还可以用手轻轻的摸一摸自己或他人的眼睛,感受眼睛的形状。试着猜猜眼睛里有什么?【这样的设计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一次激发、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一鼓作气积极参与到进一步眼睛怎样看到物体的探究之中,满足了了与探究的的欲望,又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本环节如此设计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实验、询问、查资料、调查都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为以后的探究活动做准备】
3、汇报交流。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了?
(看到了眼睛中有个圆圆的、黑黑的小洞,瞳孔。
感觉眼睛是个球体,眼球。)
(板书:瞳孔)用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
4、师拆解眼球模型,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内部构造。
(1)【师介绍眼球的模型
】眼睛的构造很复杂,从外部我们只能看到上下眼皮,眼睫毛等,但其其内部的构造很难从观察到,为此老师特地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眼睛的内部结构模型,现在让我们继续用解暗箱的方法来一起了解眼睛的内部构造。首先眼睛的内部正如大家刚才所摸到的一样统统一个椭圆形的球体,所以我们通常称它眼球,打开眼球上最外层白色的眼膜,这个鼓出的这个
色的圆片是巩膜,再往里这个中间有洞的圆片称作虹膜,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刚才在眼睛外部所看到的又黑又圆的孔洞,人们给它起了个很好记的的名字,叫瞳孔。(板书:瞳孔)它是用来控制进入眼睛光线多少的,当我们遇到强光时我们的瞳孔就会在睫状肌的带动下缩小,当我们来到昏暗的环境时,瞳孔就会变大。接下来的这一块白色的透明美观的物体,大家看他像什么?(请就近的同学摸摸看它的外形有何特点)对,它的外形中间厚,四周薄,它很像一面凸透镜,科学家给它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晶状体。(板书:晶状体)光线通过瞳孔进入晶状体,就可以在人的眼睛里成像了,
这一部分向网一样的组织叫视网膜,(板书:视网膜)就是用来显示物体像的。这一束有与人体大脑相连的视神经。(边组装各部件,边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眼睛上述四部位的名称。)
(2)
看微课视频了解照相机与眼睛的相同点,并完成连线。【视频:照相机与眼睛的相同点
采用视频中的抓拍技术进行抓拍,帮学生理解】
板书:眼睛内部的结构的三名称

5、继续看微课视频了解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及眼睛的成像过程。
(1)(跟随老师一起陈述共同来看简易视图)也就是说眼睛中的晶状体如同照相机中的镜头,有着类似凸透镜成像的作用,光线通过瞳孔进入晶状体,在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留下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电脑模拟实验教学设计,不仅缩短了授课时间,还达到了预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三者交织一体的大融合。】
请同学们齐读资料卡,进一步了解眼睛是怎样看物体的。。
(2)为什么视网膜上是倒像,而我们看到的却是正像?谁来解释一下)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资料卡(书上17页)的相关知识,指名答。在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相机中,为什么显示屏上显示的也是缩小的正像呢?试猜想。
6、眼睛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珍贵的、最神奇的“照相机”,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请同学们在课下搜集有关保护眼睛和常见眼病的有关资料,以便在第7课《保护眼睛》的学习中交流。【此处这样的设计意在向学生渗透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自学。】
三、总结
【课件11
对本节课知识点、探究方法进行总结,已形成知识的整体性。】
这节课咱们共同研究了照相机和眼睛,(板书:和)说说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到了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板书: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猜想、验证、动手实验、学会和同学分工合作等)
四、课堂达标【
采用课件11
的练习题,检测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采用书写笔或隐藏显隐技术)
1、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___
来自物体的光通过

上形成物体的

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
的视觉。
五、拓展活动
1、
让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了解大自然中动物眼睛
(?http:?/??/?eblog.cersp.com?/?照相机和眼睛相关链接?/?动物的眼睛attach5-3.swf"
\t
"_parent?)的奥秘吧!【课件12各种动物的眼睛图

视频3动物眼睛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另外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改进你的简易照相机,让你的相机不仅美观而且实用。
结束语:(肯定学生,学习他人,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转眼间一节课过去了,这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很会观察,会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探究,表现真不错!请同学们往中间靠一靠,现在就让老师为你们照张相作为永久的纪念吧,请把你最灿烂的笑容展现给大家好吗?【课件13:展示同学们灿烂的合影
达到学以致用】
六、板书设计:
6、照相机

眼睛
光圈
瞳孔
镜头
晶状体
底片
视网膜
视神经
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
主要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