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始祖——皮影
教案设计分析:
本课内容以我国的民间艺术皮影为题材,它的艺术风格在民族艺苑里独树一帜,本课属于“欣赏。评析”学习领域。但相对我们这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几乎不了解什么是皮影,因此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查找资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事功半倍的效果。课上从展示“孙悟空”和“哪吒”的皮影实物到观看视频《大闹龙宫》皮影片段真实感受皮影戏,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从制作过程到学会欣赏皮影人物,最后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出怎样才能使皮影“动”起来的方法,用已学的悟空卡通形象改变成一个皮影会动的形象,从而?在学生心中播下热爱民间艺术的种子,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认知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
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技能目标:
尝试运用剪刀、双面胶、两脚钉等工具在厚纸上绘制一个现代悟空的皮影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手法,学做简单的皮影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1、手影游戏导入
直接用投影,让学生上讲台来做手影游戏,
2、讲皮影的起源故事,揭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
引出故事《皮影的起源》—汉武帝
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因思念心切而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影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才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帏,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记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最早起源,也是最早的动画,因为它在演的过程中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由艺人操作表演,所以是“电影的始祖”。
二、通过比较欣赏,探究皮影的造型特点
1、实物展示—学生探究:
想一想:皮影与剪纸在造型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找一找:皮影衣饰的纹样有哪些?
欣赏皮影人物的造型
欣赏皮影人物的色彩
欣赏皮影戏中的道具,你感觉皮影的制作工艺怎么样?
2、皮影的形象特点小结:造型独特;色彩绚丽;纹样精美;工艺精湛
3、提问:怎么使人物动起来—学生猜想
视频欣赏《大闹龙宫》
,引出”关节“在动,探索动画表演后台,揭示民族乡土味道。
皮影表演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皮影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
表演时还配有打击乐器和弦乐伴奏,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小结:皮影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三、探讨中感受皮影的制作工艺
展示认识皮影的制作8个过程
(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
第一步 选皮
一般选用公牛皮、公驴皮或羊皮制作要求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第二步 制皮
洁净的凉水浸泡两三天,用刀刮制四次,把皮刮薄泡亮,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
第三步 画稿
用笔在纸上绘制皮影设计稿。
第四步 过稿
用毛笔把设计图案纹样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
第五步 镂刻
把皮子放在木板上进行刻制,一个皮影一般要手工雕刻3000余刀。
第六步 敷彩
皮影艺人大多用自己炮制出的矿物、植物颜色着色,并善于搭配颜色,运用点染的方法使颜色产生浓淡变化,色彩效果异常绚丽。
第七步 发汗熨平
脱水发汗目的是为了色彩经过高温渗入牛皮内,并使皮内的水分得以挥发。
发汗熨平时,用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古老的办法是用烧热的土坯或砖块)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
第八步 缀结完成
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的连接点叫“骨眼”。
三、改写原有作品,体验制作皮影新形象
1、学生从自己原先设计的动漫悟空形象改变成一个皮影现代悟空形象,
鉴赏学生作品,讨论如何再次创改,如何制作?
2、展示学生会动的悟空皮影形象,请学生自己来说说自己形象的创设点。
四、拓展
课后创编一个关于《漫话现代悟空》皮影小故事,下节课来演一演。
欣赏欣赏2012年伦敦奥运会—真人仿皮影戏的五环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