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圆
24
24.1.2
垂直于弦的直径
课时目标
1.经历探索圆的轴对称及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2.理解并应用垂径定理进行有关计算。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会发现、解决问题,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探究新知
圆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圆形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圆也是一种和谐、美丽的图形,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具有同一形状.
十五的满月、圆圆的月饼都象征着圆满、团圆、和谐.
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
“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
探究新知
过已知点A、B
作圆,可以作无数个圆.
圆心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各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
A
B
探究新知
2.你能找出多少条对称轴?你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可用对折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B
探究新知
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圆有哪些对称轴?
O
探究新知
O
A
B
C
D
E
是轴对称图形
已知:在⊙O
中,CD
是直径,
AB是弦,CD⊥AB,垂足为E.
左图是轴对称图形吗?
探究新知
证明:连结OA、OB,则OA=OB.
∵
垂直于弦AB的直径CD所在的直线
既是等腰三角形OAB的对称轴又
是⊙
O的对称轴.
∴
当把圆沿着直径CD折叠时,
CD两侧的两个半圆重合,
A点和B点重合,
AE和BE重合,
AC、AD分别和BC、BD重合.
∴
AE=BE,AC=BC,AD=BD.
⌒
⌒
⌒
⌒
⌒
⌒
⌒
⌒
D
O
A
B
E
C
已知:在⊙O
中,CD是直径,AB
是弦,CD⊥AB,垂足为E.
求证:AE=BE,AC=BC,AD=BD.
⌒
⌒
⌒
⌒
探究新知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
O
A
B
E
C
垂径定理
探究新知
AE=BE
AC=BC
AD=BD
⌒
⌒
⌒
⌒
CD是直径,
AB是弦,
CD⊥AB
①直径过圆心
②垂直于弦
③平分弦
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
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D
O
A
B
E
C
将题设与结论调换过来,还成立吗?
这五条进行排列组合,会出现多少个命题?
探究新知
(1)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D
O
A
B
E
C
已知:CD是直径,AB是弦,CD平分AB.
求证:CD⊥AB,AD=BD,AC=BC.
⌒
⌒
⌒
⌒
探究新知
一个圆的任意两条直径总是互相平分,但它们不一定互相垂直.因此这里的弦如果是直径,结论不一定成立.
O
A
B
N
C
D
为什么强调这里的弦不是直径?
探究新知
(1)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已知:CD是直径,AB是弦,并且AC=BC
求证:CD平分AB,CD
⊥AB,AD=BD
⌒
⌒
⌒
⌒
D
O
A
B
E
C
①
直径过圆心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③
平分弦
②
垂直于弦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探究新知
①
直径过圆心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③
平分弦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②
垂直于弦
(2)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
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已知:CD是直径,AB是弦,并且AD=BD
求证:CD平分AB,CD
⊥AB,AC=BC
⌒
⌒
⌒
⌒
D
O
A
B
E
C
探究新知
②
垂直于弦
③
平分弦
①
直径过圆心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3)弦的垂直平分线
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已知:AB是弦,CD平分AB,CD
⊥AB,
求证:CD是直径,AD=BD,AC=BC
⌒
⌒
⌒
⌒
D
O
A
B
E
C
探究新知
②
垂直于弦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①
直径过圆心
③
平分弦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②
垂直于弦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①
直径过圆心
③
平分弦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4)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过圆心,
并且平分弦和所对的另一条弧.
③
平分弦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①
直径过圆心
②
垂直于弦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5)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过圆心,
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
③
平分弦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①
直径过圆心
②
垂直于弦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探究新知
④
平分弦所对优弧
⑤
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①
直径过圆心
②
垂直于弦
③
平分弦
(6)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径过圆心,并且垂直平分弦.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AM=BM,
CM=DM
⌒
⌒
⌒
⌒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M
O
A
B
N
C
D
证明:作直径MN
垂直于弦AB
∵
AB∥CD
∴
直径MN也垂直于弦CD
∴AM-CM
=BM-DM
⌒
⌒
⌒
⌒
⌒
⌒
即
AC=BD
探究新知
A
B
C
D
两条弦在圆心的同侧
两条弦在圆心的两侧
垂径定理的推论2有这两种情况:
O
O
A
B
C
D
C
D
A
B
E
已知:AB.
求作:AB
的中点.
⌒
⌒
点E就是所求AB的中点.
⌒
作法:
1.
连结AB.
2.
作AB的垂直平分线
CD,交AB于点E.
⌒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A
B
C
D
E
已知:AB.
求作:AB的四等分点.
⌒
⌒
作法:
1.
连结AB.
3.
连结AC.
2.
作AB的垂直平分线
,交AB于点E.
⌒
4.
作AC
的垂直平分线
,交AC于点F.
⌒
5.
点G
同理.
点D、C、E就是AB的四等分点.
⌒
探究新知
A
B
C
作AC的垂直平分线
作BC的垂直平分线
等分弧时一定要作
弧所夹弦的垂直平分线.
×
这样做对吗?
探究新知
C
A
B
O
你能确定AB的圆心吗?
⌒
作法:
1.
连结AB.
2.
作AB的垂直平分线
,交AB于点C.
⌒
3.
作AC、BC的垂直平分线.
4.
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O.
点O就是AB的圆心.
⌒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A
B
C
m
n
O
作弦AB、AC及它们的垂直平分线m、n,交于O点;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
作法:
依据: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探究新知
垂径定理三角形
d
+
h
=
r
d
h
a
r
有哪些等量关系?
在a,d,r,h中,已知其中任意两个量,可以求出其他两个量.
探究新知
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
4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
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
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3
m.
垂径定理的应用
巩固练习
37m
7.23
m
用
弧AB表示主桥拱,
设弧AB所在圆的圆心为O,半径为R.
巩固练习
A
B
O
C
D
R
18.7
R-7.2
经过圆心O
作OC⊥AB
于D,
OC
交AB
于点D,连接AO
AB=37,CD=7.23,
AD=
AB
=
×37=18.5,
OD=OC-CD=R-7.23
∵∠ADO=90
即
R
2=18.52+(R-7.23)2
∴OA
2=AD
2+OD
2
解得:R≈27.3
归纳总结
圆是轴对称图形
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
都是它的对称轴.
O
归纳总结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径定理
D
O
A
B
E
C
归纳总结
条件
结论
命题
①③
②④⑤
①④
②③⑤
①⑤
②③④
②③
①④⑤
②④
①③⑤
②⑤
①③④
③④
①②⑤
③⑤
①②④
④⑤
①②③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和所对的另一条弧.
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线经过圆心,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的直线经过圆心,并且垂直平分弦.
垂
径
定
理
的
推
论
归纳总结
经常是过圆心作弦的垂线,或作垂直于弦的直径,
连结半径等辅助线,为应用垂径定理创造条件.
解决有关弦的问题
巩固练习
1.
判断
(1)垂直于弦的直线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弧(
)
(2)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另一弧(
)
(3)经过弦的中点的直径一定垂直于弦.
(
)
(4)圆的两条弦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条弦平行.
(
)
(5)弦的垂直平分线一定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
)
√
?
?
?
√
巩固练习
2.
在⊙O
中,弦AB的长为8cm,
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3cm,求⊙O
的半径.
·
O
A
B
E
解:
答:⊙O的半径为5cm.
在直角三角形AOE中,
巩固练习
3.在⊙O
中,AB、AC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两条弦,
OD⊥AB于D,OE⊥AC于E,
求证: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
D
·
O
A
B
C
E
证明:
∴四边形ADOE为矩形,
又∵AC=AB
∴
AE=AD
∴
四边形ADOE为正方形.
巩固练习
4.在直径是20cm的⊙O中,
的度数是60°,
那么弦AB的弦心距是________.
cm
巩固练习
5.弓形的弦长为6cm,弓形的高为2cm,则这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________.
cm
巩固练习
6.
已知P为⊙O内一点,且OP=2cm,如果⊙O的半径是3cm,那么过P点的最短的弦等于____________.
cm
巩固练习
7.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
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D两点.求证:AC=BD.
证明:过O作OE⊥AB,垂足为E,
则AE=BE,CE=DE.
AE-CE=BE-DE.
所以,AC=BD
E
.
A
C
D
B
O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