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部编版
四年级下
“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1.“寒雨”
是什么季节的雨“连”“入”的用法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最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品格?
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情景交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最后一句写景有什么好处?
最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与古人学习条件(尤其是车胤这种想在夜晚看书连灯油都缺乏的条件)相比,今天的学习环境实在太好了,我们坐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不仅有纸质书,还有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看书。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认真努力学习更多知识。
1.读了《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结合现在的学习环境,说说你的感想。
此处“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老婆婆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
2.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
写雾原因: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很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作用:渲染灾难的气氛;衬托人们的心情。
1.找出课文描写雾的语句,为什么要反复写雾?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11、14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人们面对突出起来的海难的惊慌失措和场面混乱。“惊恐万状”“失魂落魄”等词集中反应了人们的反应,和船长镇定自若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船长临危不乱的高尚品格。
2.说说人们面对海难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体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1、黄继光的豪迈的誓言体现了什么?
两次站起来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血拼到底的决心。尤其第二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2.黄继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两次站起来体现了什么?
行驶 凌晨 剖开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
岗位 主宰 调遣 穿梭 惊慌失措
必须掌握的词语
背诵日积月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习名人爱国立志的故事,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3.掌握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部分中的内容。
复习过程:
一、弄清本单元课文的专题是“爱国立志”。
二、谈谈你最喜欢本单元中的哪篇课文,为什么?
三、复习《古诗三首》
1.“寒雨”
是什么季节的雨“连”“入”的用法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寒雨”指秋雨,“连、入”写出了寒雨绵绵不断和无声无息,渲染离别的暗淡气氛。展现了即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特点。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现了作者什么品格?
最后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高风亮节。
3、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最后一句写景有什么好处?
对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情景交融,一逃一追,虽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4、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两句,托物言志,点明中心。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淡泊名利、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复习《文言文二则》
读了《囊萤夜读》这个故事,结合现在的学习环境,说说你的感想。
与古人学习条件(尤其是车胤这种想在夜晚看书连灯油都缺乏的条件)相比,今天的学习环境实在太好了,我们坐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不仅有纸质书,还有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看书。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认真努力学习更多知识。
2.为什么要写李白“未成,弃去”?
此处“未成,弃去”与故事结尾处“还卒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老婆婆铁杵成针的意志对李白的影响极大。
复习《“诺曼底号”遇难记》
找出课文描写雾的语句,为什么要反复写雾?有什么作用?
写雾原因:因为当时海面上雾很大,可见度很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作用:渲染灾难的气氛;衬托人们的心情。
2.说说人们面对海难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文章第11、14自然段重点描写了人们面对突出起来的海难的惊慌失措和场面混乱。“惊恐万状”“失魂落魄”等词集中反应了人们的反应,和船长镇定自若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船长临危不乱的高尚品格。
复习《黄继光》
黄继光的豪迈的誓言体现了什么?
体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2.黄继光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两次站起来体现了什么?
两次站起来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血拼到底的决心。尤其第二次站起来,说明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决定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七、复习《语文园地七》
1、复习本单元字词
(1)带学生读本单元课文中带拼音的词语。
(2)请生说一说自己认为本单元的生字中那些是容易写错的,应注意什么。
(3)必须掌握的词语
行驶 凌晨 剖开 窟窿 混乱 维持 秩序岗位 主宰 调遣 穿梭 惊慌失措
2、背诵日积月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