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7 16:5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2、下列成就可以反映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②新建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61岁的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发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4、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6、“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统购包销,即由政府以统一价格购买和销售产品,将企业纳入计划经济的系统中……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资本家可获分部分利润。”这则史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7、右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9、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2018年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而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那么,1956年开启的“幸福时代”的含义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10、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11、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D.“大跃进”
12、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①更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
②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更有力地支持抗美援朝
④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下图展现的场景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
A.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14、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C.“左”的错误完全消失
D.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非选择题
1、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
材料三
材料四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地位。
(2)概括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4)材料四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的一个成就。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受生严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2)材料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2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练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选择题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
“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答案】C
2、下列成就可以反映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②新建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农村进行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3、61岁的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发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市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答案】C
4、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其中,严重的失误有
(
)
①土地改革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C
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答案】B
6、“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统购包销,即由政府以统一价格购买和销售产品,将企业纳入计划经济的系统中……加强政府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资本家可获分部分利润。”这则史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C
7、右图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
A.“大跃进”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A
8、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与此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答案】C
9、高考作文题能彰显时代精神,2018年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目是《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而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时代》。那么,1956年开启的“幸福时代”的含义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答案】C
10、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共同体现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C.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答案】C
11、歌曲《小燕子》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洋务运动???????????????????????????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D.“大跃进”
【答案】C
12、党和政府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
①更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
②引导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③更有力地支持抗美援朝
④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13、下图展现的场景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
A.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答案】A
14、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D.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15、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C.“左”的错误完全消失
D.党和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
材料三
材料四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运动的历史地位。
(2)概括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4)材料四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这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的一个成就。
【答案】(1)运动的名称:洋务运动;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总任务: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举措: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从仿制外国到自主研发;工业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4)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武汉钢铁公司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任意一个)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改受生严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3)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4)材料一图二所反映的史实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4)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何时完成的?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答案】(1)三大改造
(2)赎买政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956年底。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