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5-14 13:46:19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期末检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会造成地球日益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口日益增多 B.台风的日益增多
C.二氧化碳日益增多 D.尘埃的日益增多
2. 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3. 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根据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语言、文字  C.风俗习惯 D. 人类体质特征
4.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 D.俄语
5.右图中的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炎热多雨的气候
D.地势高峻的高原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为
A.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降低 B.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降低
C.从亚洲中部向两极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7.从纬度位置看,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A.两极地区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C.中纬度地区 D.赤道附近地区
8. 划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政治制度 B.人口规模
C.经济发展水平 D.文化程度
9. 你认为下列哪一事实能说明地球自转               
A、寒来暑往 B、阴晴变化 C、日出日落 D、登得高看得远
10.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1. 小红的哥哥准备跑长途货运业务,她准备送给哥哥一幅地图,你认为她最好送哪种地图                                   
A、政区图 B、旅游图 C、交通图 D、地形图
12. 下列属于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 B、长冬无夏 C、暴风骤雨 D、终年炎热
13. 下列哪种活动有利大气环境的保护                   
A、大量燃烧煤灰 B、植树造林 C、围湖造田 D、开垦草地
14.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经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15.冬季广州气温比北京气温高,可能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
16. 下列国家中位于亚洲的发达国家的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17. 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刘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
时刻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4 7 17 12
A.7℃ B.17℃ C.10℃ D.4℃
18. 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很“怪”: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条产于韩国……对此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国际竞争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 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灾害。汶川5·12大地震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启示我们,懂得防震减灾知识很重要。请完成第19-20小题:
19.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大多发生在
A.板块内部 B.地壳比较稳定的地带
C.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D.岩层褶皱、断裂地带
20.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楼上房间(教室)的同学,马上站在窗外或阳台上去,大声呼救
B.要尽快躲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低下;也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
C.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物保护头部。 D.闭上眼和嘴,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用鼻子呼吸,应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
21. 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22.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 绘制图幅一样大的四幅地图,所选比例尺最小的是
A. 学校平面图 B. 恩平市地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世界政区图
24. 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A.日出前后 B.正午时分   C.日落前后 D.午后2时
25. 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A.喇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26.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27. 小悦乘座一游轮从红海进入地中海,可以观赏( )两岸风光
A、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京杭运河
读下图回答28~30题
28. 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2000米
29.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0米 B.500米 C.1000米 D.1500米
30.若乙地气温是24℃,则甲地气温为( )
A.18℃ B.20℃ C.24℃ D.28℃
二、综合题(40分,每空2分)
31.读下面的经纬线图,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
(2)B点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在南北半球的 半球。
(3)C点在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4)D点在A点____________方向。
32. 读“气温和降水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幅图中,全年降水稀少的是 ,冬季降水多的是 。
(2)四种气候类型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3)一年之中有明显旱雨两季的气候类型是 图。
(4)北京的气候与 相似。
33.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10分)
(1)当地球运动到2处时,恩平市昼 (长或短)夜 (长或短)。当地球运动到4 处时,恩平市是 (季节)。
(2)当地球运动到3处时,太阳直射在 。
(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在公转时, 总是倾斜的。
34. 读一读(10分)
材料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材料二: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材料三: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但是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1)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陆地、海洋)。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
(2)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 (陆地、海洋)。造成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
(3)材料三说明 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
附:七年级地理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C B D C C B C C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C A C B D D B C C C C A
二、综合题(40分,每空2分)
31、(10分)(1)170 E,40 N (2)西 北 (3)北温带 (4)东南
32、(10分)(1)丁 甲 (2)丙 (3)丙 (4)乙
33、(10分)(1)长,短 ,冬 (2)赤道 (3)地轴
34、(10分)(1)海洋 地壳运动 (2) 陆地 海平面上升 (3)人类
PAGE
1七年级地理期末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B C B D C C B C C C D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B C A C B D D B C C C C A
二、综合题(40分,每空2分)
31、(10分)(1)170 E,40 N (2)西 北 (3)北温带 (4)东南
32、(10分)(1)丁 甲 (2)丙 (3)丙 (4)乙
33、(10分)(1)长,短 ,冬 (2)赤道 (3)地轴
34、(10分)(1)海洋 地壳运动 (2) 陆地 海平面上升 (3)人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