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7 20: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是议论性文章,涉及人生、社会、教养等方面,或直接阐释道理,或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
《敬业与乐业》指出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的从业观和价值取向。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英、法强盗政府,对中国表达了极大的尊重和同情。
《论教养》一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表现,对众多事例进行比较、分析,自然而然得出自己的结论,探究“真正的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
《精神的三间小屋》一文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写作”的内容是“观点要明确”,旨在让学生学会在写议论性文章时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君子自强不息”,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自强不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
2.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把握论据、论点之间的关系。
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提高理性思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主旨。
2.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重点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学习分析每篇课文的论证思路,理解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的好处。
3.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课文的表现手法和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提高理性思辨能力。
教学措施
1.本单元课文属于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宜通过比较分析、领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辨别议论文中的观点和材料,领悟文章阐述的正确观点,树立正确的理论观点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2.积累与运用相结合,教师结合课文或举例系统讲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常见论证结构等基础知识,辅以写作训练,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文体特征,积累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写作中,在实践中深入理解。
3.教学过程中不同课文应各有侧重:《敬业与乐业》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及重要性,能用“敬”与“乐”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侧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辨别赞美语言和反讽语言的差别,理解作者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论教养》主要引导学生理顺文章的论证思路,了解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的关系。《精神的三间小屋》主要引导学生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体会文章“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品味文章独具美学风范的语言,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
《敬业与乐业》
2课时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2课时
《论教养》
1课时
《精神的三间小屋》
1课时
写作 观点要明确
1课时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