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全神贯注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全神贯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4 18: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30全神贯注》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9个,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学习围绕课题质疑。
3、会仔细观察人们专心做事的神态,能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向同学们叙述清楚。
4、了解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故事,懂得要做好一件事,就必须全神贯注。
教学措施 利用预习笔记自读感悟。
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生动的记叙了法国大雕塑家罗丹邀请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到家里做客,自己却如痴如醉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完全忘记了客人的事。
段意 第1自然段;罗丹邀请茨威格到家做客,在参观工作室时,发现作品还有毛病,要立刻修改。第2自然段: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女像作品。第3自然段:罗丹工作完,随手拉上门准备上锁。第4自然段:罗丹发现茨威格被关在工作室里了。第5自然段:茨威格对这件事感受很深。
写作特点 作者通过对罗丹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把罗丹如痴如醉地工作状态描述的维妙维肖。
生字新词重点词、句 真挚 咕噜 吱吱响 痴痴地 上锁因为从那时起,我知道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
特殊句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的争吵。
鉴赏与评价 课文围绕“全神贯注”讲了一件罗丹在雕塑一座女像的作品时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或者说是由什么引起的?先默读,再议论,然后回答。
创新教育 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要求先理解课文原句,再参考例句。
巩固运用 挚 噜 吱 痴 锁
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参阅内容 教参 网络
教案设计 一、出示名言,引出“全神贯注”
1、师生共同读名人名言。
2、出示名言,请学生仔细朗读并提出疑问。
3、学生围绕“全神贯注”质疑。
“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围绕“全神贯注”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下列两个主要问题:
罗丹为什么要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从什么地方看出罗丹全神贯注地修改塑像?
4、初知课文内容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做一件事——快速阅读全文,然后一段一段地跳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二、品名言,理解“全神贯注”
1、自读感悟,理解、体会“全神贯注”
2、讨论交流体会“全神贯注”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2)多种形式品读这些句子,(如:学生PK读,教师范读,看插图想象情境读。)并试着演一演,在品读、表演中逐步深入体会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的情景。
3、再次出示最后一段话,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感受,加深对“全神贯注”的理解。三、写名言,体会“全神贯注”
1、其实,名人能写名言,老百姓也能写名言。我们在座的都是未来的“名人”,也能写名言。读了这篇课文,感触一定很深,不妨也来写一写。(老师也当场说一两名)
2、请你们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每个人都写几句名言,写好后画上破折号,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3、写好名言后,把自己的名言当作座右铭贴在自己的书房或送给朋友。四、找名言,延伸课外
认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后记 在教学《全神贯注》时,我就给足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又让学生多种形式的品读得点句子。在充分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也比较到位。在《全神贯注》教学中,紧紧围绕 “全神贯注”这一中心词进行教学。让学生找出描写罗丹神态、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悟、内化,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通过有层次、有取舍、有详略的阅读,使学生在内容理解、情感熏陶、语言感悟、方法心得等方面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