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湘江秋色图
山红
林染
江碧
舸争
鹰击
鱼翔
竞自由
湘江秋色图
山红
林染
江碧
舸争
鹰击
鱼翔
竞自由
绚丽多姿
充满生机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 《登高》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
思考
古人云:“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昂文字
少年学子图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昂文字
少年学子图
意气奔放心系国运
1. 从1913到1918年,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去橘子洲头一带游览、游泳。
2. 1915年,印发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小册子。
3. 1917年,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4. 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斗争目标的新民学会。
5. 五四时期,主编了《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运,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有第一等襟抱,
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
咏蛙(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别韶山(1912年)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咏蛙(1910年)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1.把握诗歌的特点:
凝炼美、情感美、意象美、音乐美
2.读诗读什么?
情
景
人
事
物
情
景
人
事
物
知人论世
融入自我
品言析技
发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