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掌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2、让学生经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体验用转化思想解决梯形面积的计算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用转化思想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片、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学具准备:剪刀、多组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或者不同的梯形。
教学模式:学导式
学
导
流
程
学
导
流
程
主导行为
主体活动
完善反思
一、
温故寓新引入
1、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回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3、揭示转化思想,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二、主动思考解决
1、创设情境激情。
2、要求自主探究
师:现在就请大家设想一下,怎样才能知道梯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梯形,自己动手验证一下自己的设想。
3、提示同桌交流
有思路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
4、引导合作探究
建议:每一小组选择一种探究思路实验探究。
讨论:转化前后图形面积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5、组织汇报交流
各小组汇报后课件展示推理过程。
6、精讲公式推导
我们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方法,虽然方法不尽相同,但结论却是一样的,那就是……
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7、学习应用解决
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下面就让我们应用这个公式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例3。
三、应用实践深化
教师小结后,课件出示不同层面的习题
,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和应用。
四、评价收获强化
回顾前面的学习,你愿意汇报一下你的学习收获或者评价一下别的同学进步吗?
结束语:孩子们,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肯动脑筋,老师相信你一定会从中学到更的知识,并且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一、1、学生口答计算公式。
2、学生思考并汇报转化过程。
二、1、学生设想学习方法。
2、自主验证设想,提出探究思路。
3、分享交流验证思路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思路,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探究,各组长填好学习报告单。
5、各小组到板前交流学习成果通过实物展台加以展示,其他小组仔细聆听,认真观察。
6、学生共同总结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7、一生板前做,其他生练习本完成
集体订正
三、学生独立完成习题
学生集体订正
四、学生反馈收获,积极评价
完善一:
学生脱离学习报告单,根据提示汇报梯形面积推导过程。
完善二:
对照教材自我订正
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综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