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
知道传统节日涉及的领域:包括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正确看待节日文化:中国的节日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了解传统节日,有利于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以113页的“活动任务”的“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突破教材内容,重构教材内容,以历史核心素养指导下确定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分析天文-历法-节日的关系。
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
史料实证:不同类型的史料意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历史解释:运用图片、史料、地图、文献资料等大量史料,引导学生探寻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以及新时代如何传承创新中国节。
家国情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及演变
教学难点: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
新课讲授:
第一章:中国节——解【解读】
农业——天文——历法——节日(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中国传统节日的纵向发展
第二章:中国节——结【联结】
中国传统节日的横向发展,丰富中国节的内涵。
中国节与民俗文化的联结:敬神驱鬼、崇佛敬道、民间娱乐
中国节与民族交融的联结:打马球、步打球
中国节与中外交流的联结:今天东亚和东南亚的许多重要节庆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如越南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日本的男孩节
联结——古代《万国来朝图》——今天“世界共度中国年”
【春节的历史演变】
活动设计1:春节—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趣闻知多少——春节传说,春节活动,我家春节】
“无锡味”的春节;江阴图书馆的春节系列活动
家乡春节·情难忘【山西铁棍、背棍、旱船、蒸花馍】
少数民族的春节:古尔邦节
春节:凝聚民族团结,承载民族希望
活动设计2:小辩论:该不该过洋节?——如何传承创新中国传统节日?
第三章:中国节——杰【世界文化的杰出代表】
国家层面:过有仪式感的节日,保护好传统节日。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与元旦、五一、国庆等一起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序列。主要的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全部少数民族的主要节庆文化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生层面:过创意中国节,过有特色的中国节。
新课总结:
中国传统节日?——民族文化的物化,民族精神的内化。【自己定义】
为什么要过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习近平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活动设计3:手绘端午·书签
谈谈你的书签设计思路,如logo的选择,有何寓意,落实到中国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物化,民族精神的内化。(共40张PPT)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下面都是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诗词。
诗词中描写的分别是哪种传统节日?
新知导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节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节
新知讲解
主题一
春节的起源与风俗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始,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新中国成立,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时间演变
夏朝
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
商朝
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公元前104年
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
历史发展
名称变革
先秦
“上日”、“元日”、
“改岁”、“献岁”等
两汉时期
“三朝”、“岁旦”、
“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
“元辰”、“元日”、
“元首”、“岁朝”等;
唐宋元明
“元旦”、“元
”、
“岁日”、“新正”、
“新元”等;
清代
“元旦”或“元日”
辛亥革命后
元旦定义为西历
01月01日,
将农历正月初一
改名为春节。
历史发展
内容发展
先秦
酿酒宰羊欢聚
汉朝
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
魏晋
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
唐朝
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
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
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
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
清朝
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
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
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
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传统民俗
辞旧迎新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
祭祝祈年
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合家团圆
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娱乐狂欢
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风俗习惯
扫尘
辞旧迎新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
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风俗习惯
“年货”
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
风俗习惯
贴春联
对联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对联出现在三国时代。
风俗习惯
贴年画
“门神”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风俗习惯
窗花与“福”字
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风俗习惯
守岁
除夕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风俗习惯
“开门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风俗习惯
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
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腊八粥
庆祝丰收.
又称“大家饭”,
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年糕
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饺子
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
元宵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均为不同的食品。
春卷
又称春饼、春盘、薄饼。表示迎接新春的意思
节令食品
主题二
清明节的起源与风俗
起源源流
01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
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01
清明节传统习俗
02
清明节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扫墓
清明节传统习俗
02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踏青
清明节传统习俗
02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清明节传统习俗
02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清明节传统习俗
02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清明节传统食物
02
冷食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
主题三
端午节的起源与风俗
来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习俗
划龙舟
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划龙舟是屈原故里最大的群众性集会,锣声一响《招魂曲》一唱,随着"我哥回"的声声呼唤,四乡八里的人们便聚集到了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菖蒲、艾叶插于门庭、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避邪。在传统的端午对联或帖子亦有“绿艾悬门添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菖华泛酒尧樽绿,菰叶萦丝楚粽香”等句。可知艾蒿与菖蒲均为端午节习俗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植物。
习俗
习俗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习俗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粽子叶,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叶一般是苇叶,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称为粽叶。过去,粽子叶都是老人们去自己摘的,现在北京城周边没有芦苇荡了,这粽子叶也只有去超市买了。很多人认为粽子叶越绿越艳越好,其实不然,越绿越艳的粽叶有可能是用颜料染成的,正常的粽叶应该是黄绿色略显陈旧;正常的粽叶包出的粽子有一种粽叶的香味而不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完粽子之后,水是淡黄色,那说明这粽叶没问题,否则,那粽子还是不要吃了。
包粽子
习俗
主题四
中秋节的起源与风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佳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影,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万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习俗
拜月
吃月饼
赏桂花、饮桂花
谢谢观看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导学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这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的部分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难点】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过程】:
一.传统节日有不同来源
(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适应(
)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
)的产物,还有些节日则具有(
)的色彩。中国的节日可上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后不少节日上升为(
),变成国家的(
)仪式。到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宵、端午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文化内容也不断得到(
)。宋元以后,有的节日内容已成为(
)、(
)的活动。
(二)探究思考:1.你知道哪些传统的节日?
2.人们是如何来庆祝这些传统节日的?
二.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内涵
(一)自主学习,完成基础知识的填空
2.传统节日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内容有历史上的(
)、(
)和(
)节日三大部分;涉及领域也很广泛,包括生(
)、(
)、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
(二)合作交流: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怎样的丰富内涵?
三.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
)和(
)。从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它们传承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
)。
(二)探究合作:为什么说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四.课堂小结: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影响。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为把我们国家建立得更加富强,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
本课知识网络结构:
人类自身发展
传统节日有不同来源
农业经济产物
中国
宗教信仰
传统
岁时文化
节日
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内涵
汉族节日
的
少数民族
起源
道德观、价值观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遗产
传承
文化特色
图片识记:
【活动检测】: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
A.苏轼《水调歌头》
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
D.辛弃疾《太常引》
2.下面哪一种节日,在宋代还没有出现(
)
A.春节
B.端午节
C.寒食节
D.植树节
3.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
A.元宵
B.除夕
C.元旦
D.守岁
4.王刚在过某节时吟诵这样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你猜王刚过的节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元宵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5.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6.“……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的永恒纪念……”由此可见,这里纪念的传统节日是(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腊八节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哪个节日的特殊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8.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谁的(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屈原
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哪个节日的场面(
)
A.重阳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清明节
10.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列诗词中不是描绘元宵节的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11.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艾节、夏节等。若请你写一篇《端午节简介》,下列四组关键词,你会取用的应是(
)
A.柳条
粽子
春耕
屈原
B.月亮
月饼
团圆
嫦娥
C.菊花
九层糕
敬老
晋文公
D.艾叶
粽子
龙舟
屈原
12.中国古人在划分二十四节气时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以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能够反映农作物成熟的节气是(
)
A.雨水、清明
B.惊蛰、谷雨
C.小满、芒种
D.白露、霜降
【活动检测答案】
1.A
2.C
3.C
4.B
5.B
6.B
7.D
8.D
9.A
10.C
11.D
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