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45张PPT 适用WPS)+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9.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共45张PPT 适用WPS)+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8 11:00:00

文档简介

社会生活变迁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这说明(  )
年份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
123.
6
19.2
1
6.5
1996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
C.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D.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这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人们勤劳节俭
C.人民思想落后
D.生活方式落伍
3.从“有哈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4.下列变化中,不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是(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凭票证购买食品
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
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B.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6.下图为1956的一幅漫画《奶奶和孙女》面中人物对话为——孙女:“奶奶,我最远到过西藏。”“奶奶,我最远到过朝鲜。”奶奶:“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远到过(附近的)隆福寺。”该漫画反映了
A.国家重点建设东北和西南
B.铁路建设已经到达了西藏
C.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D.新旧时代女性的不同命运
7.“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现象能体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
①人们买衣服使用布票,服饰色彩和样式单一
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
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④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9.永州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小明从奶奶家里找到了几张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证,奶奶告诉他这些票证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是
A.消费观念的变化
B.购物方式的进步
C.生活方式的改变
D.社会经济的发展
10.下表为中国参加过的三届奥运会获奖情况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B.全民健身理念增强
C.大众健康意识提升
D.体育产业初步形成
11.2008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中国南京成功举办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5年,中国北京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功。以上事件说明(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中国的奥运体育项目均是强项
③中国城市环境优美
④中国具有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上海纺织女工杨秀燕从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37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你认为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记录者是普通百姓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
D.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草案》,为城市国营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建立了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死亡等项目的社会保险制度。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
材料二
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精心编制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建立。
材料三
201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扩大大病医保的范围,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下是过去患者完全自费的西药伊瑞可纳入医保报销后的比例表。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是什么?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三,指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综上所述,你认为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保障制度?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资匮乏,吃得“一清(水清)二白(指仅仅是大白菜)”。进入八十年代,年夜饭里肉、蛋、禽等渐渐丰富。九十年代,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莱肴也变得丰富多彩。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
材料二
1979年1月,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1993年,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人们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菜品也已不再局限于中国菜,世界各地美食纷纷进驻中国,不出国门就能吃遍世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居民饮食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你能为人们饮食健康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从1978—1996年,广东某城市居民主食消费减少,各种副食品消费增加,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追求更加均衡的饮食,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符合题意;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与表格数据不符,排除A;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的说法错误,排除C;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的说法错误,排除D。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材料中的布票、衣服数量有限及色彩单调都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表现,说明经济困难,A正确;BCD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反映了人们吃、穿、住、行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项表述不正确,虽然人们生活好了,但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选项C和D是对题中表现的现象的重复而不是其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括A项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B项出现“黄金周”旅游热。D项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C项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C。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人们的生活观念、收入水平、生活质量都在提高,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D。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奶奶,我最远到过西藏。”“奶奶,我最远到过朝鲜。”
“我在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远到过(附近的)隆福寺。”可知,材料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女性的地位,说明新旧时代女性的不同命运,故D项正确;A项和题意无关,排除;青藏铁路于1958年开工建设,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C项错误。故选D。
7.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网购、外卖、快递体现了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故B符合题意。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8.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们买衣服使用布票,服饰色彩和样式单一,这是改革开放前期,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选项①不符合题意,可排除;选项②③④能体现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和物资短缺的产物。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资日益丰富,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D符合题意;ABC项不是粮票、布票、油票等购物票退出历史舞台的最主要的原因,排除。故选择D。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三届奥运会获奖的金牌逐渐增多,排名也不断提高,这反映了我国竞技体育成绩显著,A正确;全民健身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与材料不符,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专业运动员的成绩,与大众健康无关,C错误;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综合,材料与之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A。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仔细阅读题干材料,材料中所述的在中国举行的三次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说明中国具有举办国际体育盛会的能力,①④说法正确;②说法与事实不符;③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本题选C。
12.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所以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点睛】
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语句“1965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一记就是37年”,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联系教材及相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准确做出判断。
13.(1)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
(2)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保群体和保障范围相对较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受保群体和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
(3)加快经济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民生。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材料一的“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客观条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实力薄弱;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
(2)据材料一的“这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构筑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仅包括社会保险的部分内容,范围相对较小。”、材料二的“我国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精心编制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开始在全国范围建立。”和材料三的“扩大大病医保的范围,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可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的变化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保群体和保障范围相对较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受保群体和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所以我国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受保群体和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3)综上所述,我认为我国要加快经济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注民生,建立健全我国的保障制度。
14.(1)食材变得丰富;海外食品出现;吃法花样翻新;饮食消费更加便利。
(2)对外开放的实施;经济体制改革;物资的丰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科技的发展。
(3)办一期健康饮食的板报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海外食品引进国内,莱肴也变得丰富多彩”得出食材变得丰富,海外食品出现;依据“进入二十一世纪,西式、农家乐、拼桌……年夜饭的吃法花样不断翻新”得出吃法花样翻新;依据“甚至只需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等着年夜饭送到面前”得出饮食消费更加便利。
(2)依据材料二“
1979年1月,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得出对外开放的实施;依据“1980年9月30日,北京出现了第一家个体饭店——悦宾饭店;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粮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得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依据“1993年,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得出物资的丰富;依据“今天,人们不仅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吃的健康”得出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的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等。
(3)联系生活实际,作为青少年学生,可以从宣传饮食健康方面为人们饮食健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如办一期健康饮食的板报、制造健康饮食的视频等。
试卷第4页,总4页
试卷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