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前、后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学生生活中的位置认识提升到数学化的认识,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空间观念。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时,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教学中应该用好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辨认位置关系。通过内容丰富、方式多样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理解和表述。通过摆放物品、根据信息找位置、摆一摆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的理解和表述。
3重点难点
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教学过程
4.1上下前后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做游戏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个拍手游戏吧!注意听清游戏规则:我来说,你来拍。(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
和表述。通过摆放物品、根据信息找位置、摆一摆等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上、下”“前、后”的理解和表述。
活动2【活动】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上、下”的位置关系。
同学们,这是一幅长江南京大桥的图画。
(1)观察这幅图,你都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上、下”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质疑:同学们一会儿说火车在上面,一会儿说火车在下面。火车到底在哪里呀?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4)小结:有时我们需要说清楚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这样别人才能听明白各种物品的位置。
2.体验“上、下”的相对性。
(1)汽车的下面有火车,也可以说汽车在火车的上面,或者是火车在汽车的下面。
小组说一说。
游戏:摆一摆,说一说。教师要求:文具盒在练习本的上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下面。
小结:物体的位置具有相对性,你在我的上面,我就在你的下面。
3.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1)出示动画汽车图。我们接着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2)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位置吗?
(3)质疑:同学们一会儿说货车在前面,一会儿说货车在后面。货车到底在哪里呀?怎样才能说清楚呢?
(4)小结:在说明位置时,有时需要我们说清楚是谁和谁在进行比较。
活动3【测试】达标检测
1.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的位置。
???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2.说一说:
(1)鼻子的上面最近的是什么?
(2)鼻子的下面最近的是什么?
3.填“上”“下”“前”“后”。
(1)
人在马的(
???)面。
马在人的(
???)面。
(2)
男孩在球的(
???)面。
球在男孩的(
???)面。
活动4【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二第1题。
课间时间到了,看看同学们都在玩什么游戏。有哪些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呢?
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讨论:小玉在小兵的前面还是后面呢?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面”对的方向叫做“前”,所以小玉的前面是小兵,小兵的前面是小玉。
2.同桌游戏:“我说你做”说方位。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同步练习册第二单元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