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当太阳落山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2当太阳落山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6-18 15: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当太阳落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践教科书《走进音乐世界》小学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中的《当太阳落山》。这是一首南非民歌,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歌曲四小节为一句,歌曲音域狭窄,从c1到c2,不超过九度,曲调少装饰音,常反复。旋律结构围绕“5、3”两音进行。歌曲ABA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前八小节为A段,节奏舒缓、曲调平稳,以抒情为基调;后八小节为B段。由于上行小幅度音程的连续运用,情绪较激动,使人感觉节奏紧凑;B段曲调比A段更显活泼。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音乐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能力进一步加强,音色比较好,咬字吐字清晰,尤其是部分学生音准非常好。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有较强的求知学习欲望,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模仿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在平常的学习中,一部分学生缺乏耐性,比较骄傲,还需要加强教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当太阳落山》,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音乐风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舞蹈学打非洲鼓和学做舞蹈动作,了解非洲音乐,了解非洲舞蹈与着装的密切关系。
3.知识与技能:乐于与他人合作,模仿非洲黑人舞蹈,创造性地编、演《在太阳落山》,从中体验参与表演的乐趣。
教学重点: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以及把握歌曲的思想情绪。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欣赏非洲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教学模式:启导、实践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使用:钢琴、多媒体课件、羽毛头饰、非洲鼓、草裙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你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一起舞动起来,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2.教师现场跟随非洲音乐伴奏敲击非洲鼓,同学们跟随着老师的节奏做律动。感受非洲音乐的特色,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兴趣。
【教学设想:通过非洲音乐律动活动,激发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兴趣,初步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
二、介绍非洲,了解相关文化
1.师:刚才我们感受到的音乐是属于怎样的风格?(热烈、热情),你们猜,我们来到了哪一个国家?(非洲)。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了解一下非洲的相关文化。
2.课件出示图片,简介非洲,了解非洲。
(1)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南部,是世界第二大洲,同时也是世界人口第二大洲,世界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这是一片神奇的大陆。无论是神秘的金字塔,还是孕育各种珍稀动物的马达加斯加群岛,都有着许多令人神往的世界名胜,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探秘。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流传于非洲各地富有哲理的传说故事,开启神秘的非洲奇幻之旅!
(2)非洲比较热,用头顶物可以挡日住烈目射晒。非洲人头顶东西是因为他们的服饰习惯导致肩不方便挑,因此喜欢举头顶物。
(3)非洲水资源短缺,特别缺水。
(4)在非洲很多地方,吃饭不用桌椅,也不使刀叉,更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饭。
(5)他们的服饰跟我们不一样,他们喜欢把很多花纹的穿在身上。
(6)排名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与狮神人面像、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洲大象。
2.认识非洲乐器——非洲鼓
(1)师:非洲的气候环境非常恶劣,但人们对生活总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只要一听到鼓声或者音乐,就会扭动身子跳舞,往往是边跳边唱,边跳边吃。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非洲音乐的灵魂——非洲鼓。非洲鼓---Djembe
起源于西非部落,属于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最特别的是,这乐器一定要用手敲打,一手调整音调的高低,另一手敲出节奏。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段非洲鼓的表演视频。
(3)师:这么精彩的演奏,你们想学吗?请跟随老师的节奏一起拍一拍。学生可以用手拍双腿或者拍椅子。4/4
X
XX
X
X
X
XX
X
X

口号:右右左
右右
|
右右左
右右
(4)一些人由于缺乏对非洲和非洲人的了解,总认为非洲贫穷落后非洲人野蛮粗俗。非洲人作为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不仅具有憨厚朴实、乐观开朗的性格,而且同样有着文明礼貌和热情好客的风尚。你听听下面这首南非民歌,(课件出示《当太阳落山》大歌谱)。
【教学设想:让学生在图片欣赏和老师的介绍中,走进非洲,了解非洲的地理、生活和音乐文化,切身感受非洲音乐的特点,为新歌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欣赏歌曲《当太阳落山》
1.播放歌曲,歌曲唱了什么内容?情绪怎样?学生带着以上问题初次聆听歌曲。(教师贴板书:当太阳落山)
2.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贴板书:情绪
优美抒情)
3.再次聆听歌曲,引导学生看着歌词对口型默唱,留意歌曲反复记号的运用,思考:歌曲曲式结构是什么?
4.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歌曲内容分析,教师介绍歌曲内容:《当太阳落山》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黑人对家乡的思念和急于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歌曲为ABA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前八小节为A段,节奏舒缓,曲调平稳,抒情为主,后八小节为B段,情绪激动,使人感觉节奏紧凑,比A段活泼。(教师贴板书:结构
ABA')
5.第三遍欣赏歌曲,请学生随着歌曲范唱轻声跟唱,留意歌曲“V”是什么符号,在歌唱中有什么作用?歌曲是强起还是弱起?
6.引导学生回答上面问题。(教师贴板书:V
换气符号;歌曲
弱起小节)
【教学设想:通过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学生会听得特别仔细,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风格及表现内容。】
四、学唱歌曲《当太阳落山》
1.师:听了几遍歌曲,你学会唱歌曲了吗?你觉得还有哪句唱不好?
2.学生回答,教师示范唱,指导学生唱会难点乐句。
3.学生随老师钢琴伴奏演唱全曲,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
在演唱A段的时候,注意以抒情优美为主,声音优美,注意弱起小节运用以及反复记号。
B段,在演唱上,注意跳连的对比,力度上强弱对比,更加活跃,节奏紧凑,学生在演唱中如遇到问题,老师再纠正,让学生更准确高昂表现歌曲,在情感上表现思乡情绪。
4.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完整性,并提醒学生注意声音的断和连,歌曲的情绪对比。
【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认知规律,以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动听,如果配上乐器伴奏,效果会怎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出示乐器:非洲鼓、沙锤
,运用节奏型4/4
X
XX
X
X
X
XX
X
X
‖为歌曲伴奏。请同学上来用非洲鼓演示,其他同学运用椅子代替非洲鼓边唱边拍节奏。
【教学设想:通过用乐器为歌曲伴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音乐体验与表现。】
六、创编练习——舞蹈表演歌曲情节
师:同学们今天学会了非洲的歌曲,学会了打非洲鼓,那今天我们了解并模仿非洲的舞蹈,走进非洲的世界,好不好?
1.请学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2.运用创编的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运用非洲音乐元素,演绎歌曲。其他同学随音乐唱歌,敲击打击乐器助兴。(请学生出来拍打非洲鼓,请几位学生穿上草裙,带上羽毛来表演歌曲。)
【教学设想:通过演唱、演奏、舞动,让学生更进一步综合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感受,获得审美享受。】
七、课堂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让我们记住今天的课堂。非洲人视音乐为生活中
(?http:?/??/?www.so.com?/?s?q=%E7%94%9F%E6%B4%BB%E4%B8%A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wenda.so.com?/?q?/?_blank?)必须而正常的一部分,音乐与其他生活融合而不可分。探索非洲文化,音乐是最佳的途径,鼓则是最重要的窗口。我们今天的非洲音乐探索之旅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当太阳落山
情绪
优美
抒情
结构
ABA'
V
换气符号
歌曲
弱起小节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