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生物原创预测题:专题六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高考生物原创预测题:专题六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05-17 23:0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六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新课标)
一、选择题
1.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
.、、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
.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中
.与相比,和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中
2.在日本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现部分获救者由于建筑物的倒塌造成肌肉受挤压坏死,造成了“挤压综合症”,患者出现了血红蛋白尿,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刚获救时,伤者内环境稳态未遭到破坏
.刚获救时,伤者不宜立即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
.刚获救时,伤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增多
.肾功能衰竭而去世的原因是遇难者体内血浆渗透压过低
3.如图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感受器存在于伸肌群,效应器存在于屈肌群
.刺激Ⅰ,a神经元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b处细胞外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将药物放在b处,刺激Ⅱ,a处神经元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
4.如图是人体某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若刺激点,图中电流计A将出现方向相同的2次偏转
.在图结构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图中的结构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其膜上有⑤的受体
.结构④中的⑤物质的释放需要结构①和结构②的共同作用
5. 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21世纪教育网
.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C→G完成调节
.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
.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6.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由a引起,体内①甲状腺激素增多,进而促进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
.由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终使尿液中尿素浓度降低
.由c引起,下丘脑某区域兴奋,促进③胰岛素的分泌
.由d引起,下丘脑分泌④促甲状腺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7.人体内有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记忆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的 .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和调节的功能
8.狂犬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的时间内多次接种,接种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增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射狂犬疫苗是为了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多次接种狂犬疫苗的目的是积累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狂犬疫苗可作为抗体,直接消灭狂犬病毒
.通过细胞免疫可完全清除入侵的狂犬病毒
9. 如图所示,图1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图2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图1中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生长素的浓度为 ( )
.(0,m)
.(m,n)
.(n,i)
.(i,g)
10.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在促进生长、诱导单性结实和促进形成层活动等方面都具有相似的效应,如图为GA与IAA形成的关系图(GA与IAA均为适宜浓度),在①②③④过程中,与其他三个调节作用不同的是
.①
.②
.③
.④
二、非选择题
11.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对于细胞的生存及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非常重要。
(1)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 调节网络。
(2)人在长跑过程中会不断积累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 ,但乳酸可与血浆中的
(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血浆pH维持稳定。21世纪教育网
(3)肝细胞的内环境是 ,饥饿时人体内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内环境作用于肝细胞,主要促进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该变化是外界 的变化和体内 活动的结果。
12. 甲图表示缩手反射弧示意图,乙图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1)甲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图中的细胞体对应乙图中的 (填字母)。
(2)乙图中的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缩手反射中,兴奋从传到的信号物质是 。
(3)乙图中有接受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 ,中物质能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 性。
(4)丙图中,当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点时,电流计a偏转情况是: ,电流计b偏转情况是: 。
13. 图甲表示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人体内不同的激素,图乙表示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激素①的名称是 ,其传送的方式是图乙中的 。21世纪教育网
(2)图甲激素③分泌过多时,激素①②会 ,这是一种 调节机制。
(3)图甲激素④的名称是 ,它是由胰岛 细胞分泌的。
(4)图乙中的远距分泌是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 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递方式的有 ,被传送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 了。
14. 2011年4月的“阴性艾滋病”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由此加重了人们的“恐艾”,下图是人体对HIV的免疫过程以及HIV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HIV主要侵染的细胞是 ,该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部分 细胞进入 发育而成的。
(2)据图可知,HIV能特异性的侵染细胞,这是因为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的 ,HIV注入遗传物质的过程中利用了细胞膜的 性。
(3)若图中的④~⑦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则在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 ] ,在过程⑤(整合)中,需要的酶与基因工程中的 的功能相似。
(4)若HIV遗传物质某片段碱基序列为CCCGU,则形成的DNA对应片段含有胸腺嘧啶 个,含嘌呤 个。
15.激素调节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不同种类的植物激素大都同时存在于同一株植物体内,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1)目前,生物学界普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类外,植物体内还有 ,该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
(2)比较茎尖和幼叶中各激素的含量,其主要区别是茎尖中 含量高,其主要通过促进 来促进植物生长。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同一株植物体内的不同器官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的表现为共同促进,如生长素和 ;有的表现为相互拮抗,如生长素和 。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解析(专题六)
1.选D。图中、、、D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故错误;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而非组织液()中,故错误;血浆中有无机盐、血浆蛋白、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种代谢废物、激素、抗体等,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故错误;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存在于消化液中,不会存在于内环境中,故D正确。
2.选。刚获救时,由于肌肉受挤压坏死,伤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故错误;刚获救时,伤者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不宜立即食用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而应该输生理盐水,促进废物排出体外,故正确;刚获救时,伤者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故错误;肾功能衰竭而去世的原因是遇难者肌肉内的蛋白质流入血液中,造成体内血浆渗透压过高,故D错误。21世纪教育网
3.选。伸肌群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故错误;刺激Ⅰ,a神经元中兴奋传递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相反,故错误;b处细胞外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会影响神经递质的运输,进而影响兴奋的传递,故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所以刺激Ⅱ,a处神经元无电位变化,与药物是否放在b处无关,故D错误。
4.选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位变化的过程,因此刺激点,图中电流计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故错误;在图结构(突触小体)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在图D结构(突触后膜)中可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在突触结构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故错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兴奋只能由轴突传向树突,或者由轴突传向细胞体,这是因为树突和细胞体内没有突触小泡,不可能释放神经递质,所以兴奋不能够由树突或细胞体传到其他细胞,故错误;结构④(突触小泡)中的⑤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需要结构②(高尔基体)加工和分泌,故D正确。
5.选。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不包含D,故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反射弧(冷觉感受器)→(神经中枢)→G(效应器)完成调节,故正确;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战栗,即增加细胞呼吸完成的,故正确;从图可知,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D正确。
6.选。由a引起,体内①甲状腺激素增多,进而抑制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该过程属于反馈调节,故错误;由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增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最终使尿量减少,尿素浓度增加,故错误;由c引起,下丘脑某区域兴奋,促进③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故正确;由d引起,下丘脑分泌④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作用于甲状腺,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故D错误。
7.选。 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故正确;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效应细胞分泌抗体,故错误;记忆细胞是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增殖分化而来的,故错误;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不具有调节的功能,故D错误。
8.选。注射狂犬疫苗是为了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错误;多次接种狂犬疫苗的目的是积累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是淋巴细胞中的一种,故正确;狂犬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进而消灭狂犬病毒,故错误;一般而言,清除入侵的狂犬病毒需要通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共同完成,其中占主要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故D错误。
9.选。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首先进行横向运输,使得a处生长素的浓度大于b处,且a处促进生长的程度大于b处,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n,则b处生长素的浓度在0~m之间,故正确。
10. 选。过程①表示GA促进蛋白酶的活性,使蛋白质水解,IAA的合成前体(色氨酸)增多,故GA在过程①起促进作用;过程②表示GA促进束缚型IAA释放出游离型IAA,故GA在过程②起促进作用;过程③表示GA降低了IAA氧化酶的活性,GA在过程③起抑制作用;题中IAA为适宜浓度过程,则IAA对植物的生长(过程④)起促进作用。
11.解析:(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人在长跑过程中会不断积累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浆pH下降,但乳酸可与血浆中的HCO3-、HPO42-等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使得血浆pH维持稳定。
(3)肝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饥饿时人体内血糖浓度下降,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过内环境作用于肝细胞,主要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4)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不断变化,该变化是外界环境因素(温度、pH等)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代谢产物的积累)的结果。
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2)下降 HCO3-、HPO42-(3)组织液 胰岛A 肝糖元的分解
(4)环境因素 细胞代谢
12.解析:(1)e结构中存在神经节说明e为传入神经,则a结构的名称是效应器。乙图是突触结构,是甲图中c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丙图中的细胞体对应乙图中的突触后膜()。
(2)兴奋传递的方向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则乙图中的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从A到传递兴奋的信号物质是递质。
(3)乙图中有接受A中物质的受体,它的本质是糖蛋白,A中物质由突触小泡包裹,与突触前膜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4)在丙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从右向左,因而当以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时,电流计a发生一次偏转,电流计b不发生偏转。
答案:(1)效应器 c (2)树突或细胞体 递质(3)糖蛋白 流动(4)偏转一次 不偏转
13解析:(1)图甲中激素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传送的方式是直接由神经细胞分泌到下一细胞,在图乙中属于神经分泌。
(2)图甲激素③(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激素①②会减少,这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3)图甲中的调节是促进新陈代谢,需要升高血糖浓度,因而激素④的名称是胰高血糖素,它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4)图乙中的远距分泌是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体液运输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传递方式是神经分泌,激素③④传递方式是远距分泌,被传送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分泌(2)减少 反馈(3)胰高血糖素 A
(4)体液运输 ③④ 灭活
14.解析:(1)HIV主要侵染T细胞(A),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部分造血干细胞进入胸腺发育而成的。
(2)据图可知,HIV能特异性的侵染A细胞,这是因为A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特异性的受体,HIV注入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首先需要与A细胞的细胞膜融合,此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3)若图中的④~⑦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④表示逆转录,⑤表示整合,⑥表示转录,
⑦表示翻译,则在正常人体细胞中不会发生的是逆转录(④),在过程⑤(整合)中,需要经过剪切和连接,此过程需要的酶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的功能相似。
(4)若HIV遗传物质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CGU,则形成的DNA对应片段为AACCCGT//TTGGGCA,其中含有胸腺嘧啶3个,含嘌呤(A和G)7个。
答案:(1)T细胞 造血干 胸腺 (2)受体 流动
(3)【④】逆转录 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4)3 7
15.解析:(1)生物学界普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即: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乙烯和脱落酸,其中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21世纪教育网
(2)比较茎尖和幼叶中各激素的含量,其主要区别是茎尖中细胞分裂素含量高,细胞分裂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分裂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3)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同一株植物体内的不同器官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而每个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这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1世纪教育网
(4)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的表现为共同促进,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有的表现为相互拮抗,如生长素和脱落酸。
答案:(1)乙烯 促进果实的成熟(2)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3)不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