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新课标)
一、选择题
1、石蒜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它的花色的红与白、花柄的长与短是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则F1与隐性个体测交的性状分离比是 ( )
.1∶1 .1∶3 .1∶2∶1 .9∶3∶3∶1
2、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密切,细胞分裂时的下列行为中,满足孟德尔分离定律必要条件的是( )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复制 .形成交叉 .同源染色体配对
3、将黑毛豚鼠与白毛豚鼠杂交,后代都是黑毛。用F1中的雌性个体与纯隐性个体交配,测交产生个体的表现型比例为3白︰1黑。亲本和F1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是 ( )
.AA,aa,Aa;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 .AABB,aabb,AaBb
4、男甲有一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基因,性状为A;男乙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只在男性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是否能区别这两种情况 ( )
.不能,因男甲和男乙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的性状
.能,因男甲和男乙都不会有性状的女儿
.不能,因男甲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男乙的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
.能,因男甲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男乙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
5、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豌豆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基因控制),现有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红花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
.3∶2∶1 .7∶6∶3 .5∶2∶1 .1∶2∶1
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
.2种;13:3 .3种,12:3:1
.3种,10:3:3 .4种,9:3:3:1
7、紫色金刚鹦鹉羽毛的颜色由多个基因控制:Pd –-深紫色、Pm –-中紫色、Pl–-浅紫色 、Pvl–-很浅紫色,互为等位基因;其显隐性:Pd>Pm >Pl>Pvl(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若浅紫色鹦鹉(PlPvl)与深紫色鹦鹉交配,则后代小鹦鹉羽毛的颜色和比例可能是 ( )
.中紫色︰浅紫色=1︰1 .深紫色︰中紫色︰浅紫色=2︰1︰1
.深紫色︰中紫色=1︰1 .深紫色︰中紫色︰浅紫色:很浅紫色=1︰1︰1︰1
8、某牧民放养一群马,有栗色马和白色马。栗色与白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A对a完全显性,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l匹小马。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
.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马,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马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说明栗色马为显性
.多对栗色和白色马杂交,若后代栗色马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反之则白色为显性
.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交配,若所产4匹马全部是白色,则白色为显性
9、圆叶牵牛有蓝紫色或紫红色花,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A、a与B、b控制,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B-)时花就是蓝紫色的,其他的基因组合是紫红色的。判断下述杂交组合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 )
P 蓝紫花/紫红花
F1 3/8蓝紫花,5/8紫红花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10、下图所示的家谱表示的是一种很少见的遗传性肌肉萎缩症,这种病很可能起因于某种位点的基因突变。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 ( )
.隐性、Y染色体 .隐性、X染色体上
.显性、常染色体 .在线粒体基因组中
二、非选择题
11、如下表所示为果蝇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相应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①野生型全为显性性状,品系②~⑥都只有一个隐性性状。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果蝇棕眼、紫眼的直接原因与色素形成有关,色素的合成需要一系列的酶进行催化。由此可以说明,基因通过控制 ,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利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遗传情况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时,应选择 (填标号)品系进行杂交。
(3)让品系②的雌果蝇与品系④的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是 。
(4)在正常情况下,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残翅果蝇的数量不到长翅果蝇的5%。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要分析原因: 。
(5)某实验小组对果蝇的灰体(E)与黑体(e)这对相对性状做遗传研究。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现有一只用含有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体雄果蝇,请利用杂交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写出简要的实验设计思路。
12、野生岩鸽羽毛的颜色多种多样,现用灰色条纹岩鸽与全白色岩鸽做亲本进行交配,其子代性状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1:1;让F1中的全灰色岩鸽彼此交配,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6∶3∶2∶1(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岩鸽羽色的相对性状中属显性性状的是 。
(2)该羽色的遗传受 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 (遵循 /不遵循)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3)若该岩鸽控制羽色的灰色与白色的基因用A、a表示,控制有纹与无纹的基因用、b表示,则亲本基因型为: 。
(4)若F2中灰色条纹岩鸽彼此交配,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5)F1中的白色无纹个体测交,其后代比例为 。
(6)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13、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红眼♀ × 纯种白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红眼;在纯种白眼♀×纯种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红眼,雄性为白眼。研究表明,在果蝇中,性别不仅由性染色体决定,还与X染色体的条数有关,只有含有两个X染色体时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信号,从而使胚胎朝雌性方向发展。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 X 、常)染色体上。
(2)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 。
(3)大量的观察发现,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一代中,2000~3000只子代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样在2000~3000只子代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
①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000~3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因而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种异常卵细胞,它们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后发育成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例外的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上述解释,有人提出如下实验思路,请根据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取例外果蝇的体细胞制作有丝分裂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找出处于中期的细胞,观察_______________的数目和类型。
预期实验结果:
在白眼雌果蝇的装片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红眼雄果蝇的装片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波斯猫天资聪颖,温文尔雅,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猫科动物,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___ _______。
(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应有_____个巴氏小体。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__________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是__________。
(4)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__________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导致出现这种异常生殖细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如图为对某家族进行调查后绘制的遗传系谱图;甲、乙是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遗传病(与甲病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与乙病相关的基因用、b表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遗传病甲的遗传方式是 。
(2)Ⅱ4的基因型为 ,Ⅲ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
(3)若Ⅲ3与Ⅲ4婚配,其后代患病的概率为 。
(4)已知某地区人群中基因b的频率为99%,Ⅲ5和该地区表现型与其相同的一女子婚配,则他们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
答案解析(专题四)
1、选。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性状分离比的计算。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是双杂合子,如果用A、a和、b分别表示控制花色和花柄性状的等位基因,则F1的基因型是AaBb,F2中A —bb、aaB—和aabb表现型相同,若F1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所以性状分离比是1:3,故正确。
2、选D。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分别来自父本与母本的一对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在染色体水平上,减数分裂时发生的同源染色体配对和随后的分离是等位基因准确地发生分离的保证,故D正确。有丝分裂过程同样发生着丝点的分裂,但并没有等位基因的分离,故错误。染色体复制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故错误。交叉的形成与等位基因的分离无关,故C错误。
3、选。黑毛×白毛,后代全是黑毛,黑色是显性性状。由题意“F1测交后得3白︰1黑”,可推断控制“黑、白”性状的不是一对等位基因,否则应为1白︰1黑。只有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性状时,杂种产生4种配子时才有可能得到4种组合,出现3︰1的比例。而杂种形成4种配子,基因型只能是AaBb(4种配子为AB、aB、Ab和ab)。只有当A和B在一起时形成黑色,单独的A或B都只能是白色,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其表现型为3白︰1黑,因此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个体基因型为AaBb。故正确,、、均错误。
4、选。性状A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甲能通过其女儿传递给他外孙,但不能通过儿子传递给孙子;性状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只在男性中表达,所以男乙的儿子、孙子、外孙都有可能是性状,所以可以通过家谱研究区别性状和性状,故只有正确。
5、选。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应是自交,因而1/4AA自交后代仍是1/4AA,3/4Aa自交后代中各种基因型比例为3/4(1/4AA、1/2Aa、1/4aa)。总的后代中AA占7/16、Aa占6/16、aa占3/16,故选。
6、选。基因型为WwYy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W—Y—:W—yy:wwY—:wwyy=9:3:3:1,由于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即W—Y—和W—yy表现型相同,wwY—和wwyy各表现为一种性状,所以共有三种性状,比例是12:3:1,故选。
7、选。已知显隐性关系是:Pd>Pm >Pl>Pvl,且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则与浅紫色鹦鹉(PlPvl)交配的深紫色鹦鹉的基因型是Pd—,包括PdPd、PdPm、PdPl、PdPvl四种可能性。若是PdPd,则后代全部是深紫色;若为PdPm,则后代深紫色︰中紫色=1︰1;若是PdPl,则后代深紫色︰浅紫色=1︰1;若是PdPvl,则后代深紫色︰浅紫色︰很浅紫色=2︰1︰1,故选。
8、选。若选用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如果栗色为隐性,则是aa×aa后代只有aa;如果栗色是显性,栗色的基因型有AA、Aa,多对栗色马和栗色马杂交后代会出现aa。马群自由交配,由于两基因频率相等,假设基因频率都是n(n≤0.5),则AA、Aa的基因型频率之和是n2+2n2,aa基因型频率是n2,所以后代中个体数量多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多对栗色和白色马杂交,由于选用“多对”所以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既有可能是AA,也有可能是Aa,所以后代中个体数量多的性状是显性性状。随机选出1匹栗色公马和4匹白色母马交配,由于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不能做出判断,例如:栗色是Aa,则可以出现aa的后代,故选。
9、选。据题意“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A—B—)时花就是蓝紫色的,其他组合的基因是紫红色的”,A选项组合后代全为紫红色,故A错误;选项组合后代有3/4蓝紫色和1/4的紫红色,故错误;选项组合后代中有1/4蓝紫色和3/4紫红色,故错误;选项组合后代中,考虑Aa×Aa时,A—的概率为3/4,考虑Bb×bb时,B—的概率为1/2,因此A B 的概率为3/8,因此后代有3/8的蓝紫花和5/8的紫红花,故项正确。
10、选。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家谱,母亲有病,父亲无病,子女中三男二女都有此病,孙子、孙女都无此病,排除显性遗传及Y染色体遗传的可能,故、错误;外孙子女都患此病,在两代人中连续传递这一性状,若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那么外孙女不应该患病,故B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该病最可能为细胞质遗传,致病基因在线粒体基因组中,故正确。
11、【解析】(1)果蝇眼色性状与色素有关,色素的合成需要一系列的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因而选择的基因应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选择②和⑤。(3)由题意知:品系②是残翅,其基因型是aaXBXB;品系④是白眼,基因型是AAXbY ,所以杂交得到的F1是AaXBY 或AaXBXb。
(4)果蝇有长翅和残翅,残翅个体不利于果蝇生存,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导致残翅基因的频率较低,因而残翅果蝇数量较少。(5)该黑色雄性个体是用含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得到的,可能含有E基因,也可能只含有e基因,欲利用杂交法探究其基因型,可选择正常的黑体雌果蝇(未用含添加剂食物喂过)与之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不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其他条件适宜,观察果蝇体色状况即可。
答案:(1)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2)②和⑤(3)AaXBY 或AaXBXb(4)由于残翅性状不利于果蝇生存,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残翅基因的频率较低,因而残翅果蝇数量较少
(5)让这只黑体雄果蝇与正常的黑体雌果蝇(未用含添加剂食物喂过)交配,将孵化出的幼虫用不含该添加剂的食物喂养,其他条件适宜,观察果蝇体色状况。
12、【解析】由题意知,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6∶3∶2∶1,其分离比与9:3:3:1相似,推测可能有部分灰色无纹和灰色条纹个体死亡,死亡的个体占F2个体的1/4;对F2分离比进行处理得无纹:有纹=(6+3)︰(2+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无纹是显性性状;灰色:白色=2:1,可判断灰色和白色受一对基因控制,灰色是显性性状,即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结合以上分析,灰色无纹、白色无纹、灰色条纹、白色条纹基因型应该是AaB—、aaB—、Aabb、aabb,又 “灰色条纹岩鸽与全白色岩鸽做亲本进行交配,其子代性状为灰色无纹∶白色无纹=1: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F2中灰色条纹岩鸽的基因型只有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胚胎致死):2Aabb(灰色条纹):aabb(白色条纹);F1中的白色无纹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 :aabb=1:1。
答案:(1)灰色、无纹(2)2 遵循(3)Aabb、aaBB(4)灰色条纹:白色条纹=2:1(5)1∶1(6)1/4
13、【解析】在反交实验中,出现不同于正交的性状分离比,且在雌雄个体中有差异,说明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正反交实验中,通过正交实验可以确定红眼为显性性状,用含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则雌性子代果蝇的基因型是XAXa;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果蝇或红眼雄果蝇,由题干获取信息“只有含有两个X染色体时才能产生足够的雌性化信号,从而使胚胎朝雌性方向发展”,则推测异常眼色果蝇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异常有关,若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差错,产生了含两个X染色体和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并与正常精子结合受精,会产生XaXaY(雌性) 和OXA(雄性)个体,该推测是否正确,可以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组成得出结论。
答案:(1)X (2)XAXa (3)①含两个X染色体 不含X染色体 XaXaY OXA ② 性染色体或X染色体 预期实验结果:性染色体组成为XXY 性染色体组成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
14、【解析】(1)正常的雄猫是XY,雌猫是XX,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所以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性染色体组成为XXX的雌猫体细胞中有2个巴氏小体,基因表达需要经过转录和翻译,转录时,NA 需要解旋,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上的基因转录受阻。(3)性染色体的基因能够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XAY的猫毛皮颜色为A基因控制的橙色。(4)在橙黑相间雄性个体中观察到一个巴氏小体,说明该个体是XAXaY,该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 XA和Y只能来自父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导致的。
答案:(1)正常雄猫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正常雌猫体细胞中有巴氏小体(2)2 转录 (3)橙色(4)XAXa 父方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A、Y染色体没有分离
15、【解析】(1)对于甲病,由Ⅱ1和Ⅱ2生有Ⅲ1正常个体可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对于乙病由Ⅱ5和Ⅱ6生有Ⅲ4正常女个体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题目已知“甲、乙是两种遗传方式不同的遗传病”,所以甲病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2)Ⅰ1患有甲病,其基因型是bbXAXa(Ⅱ3正常),Ⅰ2患有乙病,其基因型是BbXaY(Ⅱ3正常),所以Ⅱ4的基因型为bbXAY;由遗传系谱图分析知Ⅱ1和Ⅱ2基因型分别是bbXAY和BbXAXa,Ⅲ2为甲病患者,其基因型可能是bbXAXA或bbXAXa,所以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
(3)Ⅲ3与Ⅲ4基因型通过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分别是bbXAY、bbXaXa,其后代患病个体的基因型是bbXAXa,出现的几率是1/2。(4)人群中基因b的频率为99%,则B就是1%,则表现型和Ⅲ5相同的女子其基因型可能是BB或Bb,人群中BB的几率是(1%)2,Bb的几率是2×1%×99%,所以该女性是b的几率是(2×1%×99%)/[(1%)2+2×1%×99%]=198/199;而该男性基因型是b的几率是2/3,所以生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2/3)×(198/199)=33/199。
答案:(1)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2)bbXAY 1/2 (3)1/2 (4)3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