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下化学第四单元 金属单元整理与复习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九下化学第四单元 金属单元整理与复习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18 15: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一课时)
设计人:
课型:复习课
姓名:
授课时间: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重点难点)。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含杂的实际问题的计算(重点难点)。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科学探究,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学习的欲望,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初步形成热爱生活,珍惜自然资源,由环境保护的意识。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以及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属中考热点,本章内容在中考中分值在10分左右,特别是与酸碱盐相联系的知识点是难点,约在3分左右,通过知识体系的形成和不断训练形成的能力,力争使学生能达到8分左右。
教学流程: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知识再现
1、金属和金属材料
1)合金:
2)合金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具有的优点:



3)常见的合金:铁的合金:
(含碳量
)和
(含碳量
);钛的合金用途:
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2、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
、密度和硬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


、(除
外)其余都是固体。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说明:(1)越靠前金属活动性就越强,越靠前的金属可以从靠后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生成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4、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
+
氧气

金属氧化物
①常温下:镁和氧气反应:
(现象:

铝和氧气反应:
(现象:

②高温下:铁和氧气反应:
(现象:

铜和氧气反应:
(现象:

③金高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2)金属
+



+
氢气(主要掌握镁、铝、锌、铁与酸的反应速率及化学方程式)
现象:有无色气体生成
反应能发生的条件: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必须是排在氢前边的金属
②酸主要指稀盐酸、稀硫酸
金属
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速率

由(
)到(





3)金属单质A
+
(金属B)盐
→(金属A)盐
+
金属单质B
反应能发生的条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A必须是排在金属B的前边
反应的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铝和硫酸铜反应
铁和硫酸铜反应
铜和硝酸银反应
铜和硝酸铝反应
【规律小结】①金属一般能与氧气、

等物质反应
②金属与稀酸、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一般属于
反应
③铁与稀酸、化合物溶液的反应都生成正
价铁的化合物
④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有多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通过它们


是否反应或反应的
判断。
5、金属资源:
1)铁:①炼铁的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原料:
设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现象:
②铁制品生锈的条件: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③防止铁生锈的原理:隔绝空气和水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如:




2)保护金属资源径:



3)铜生锈是铜和


发生的反应生成
(化学式为
)。
二、典型立体
1.请用合理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

(1)铜屑中含有少量铁屑(三种方法)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屑中含有氧化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含有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铜溶液中含少量硝酸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乙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亮在实验室用一小块生铁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生铁表面出现
,同时发现反应后的液体中有少量黑色不溶物。
提出问题:这种黑色不溶物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这种黑色不溶物中可能含碳。
 设计方案:将黑色固体灼烧,如果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就会有   气体生成,要想进一步确定这种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
进行实验:小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预想的结果。
解释与结论:由此小亮得出的结论是:(1)生铁中
碳(填“含”或“不含”);(2)碳与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铁与稀盐酸
反应(填“能”或“不能”)。
4.把适量的稀硫酸倒入盛有过量的铁粉和少量的氧化铜的试管里,稍微加热,充分反应后,静置片刻过滤,滤纸上有
,滤液里溶质是
5.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将大小一样的铁片和镁片分别加入到溶质质量相同的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汞溶液中,铜片上出现银白色物质③将金属A加入到溶液B中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
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要通过实验③得出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那么,如果B是硫酸铜溶液,则金属A是
;如果A是铜,则溶液B是
三、自我测评
1.市场上有人用铝代替纯银制作戒指,下列方法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利用水、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B、浸入稀盐酸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C、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是否变色
D、浸入氯化钙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2.生活处处皆化学。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
B、铁制品电焊前用稀硫酸除铁锈。
C、在不锈钢桶内配置农药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溶液)
D、冰箱里放置活性炭除异味。
                       
3.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变轻的是

 

A.稀硫酸
B.稀盐酸
C.硫酸铜溶液
D.硫酸亚铁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稀盐酸
氧化铁
B.铁

C.石灰石
大理石
D.生石灰
水泥
5.下列物质,能通过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A、FeCl3
B、CuCl2
C、FeCl2
D、AgCl
6.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铅笔,在组成铅笔的各种材料中:
(1)
(每空填一种即可,填序号)能导电的是______,含有单质的是_____,含有机物的是_____,燃烧时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是_____

(2)该铅笔中④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铝,将一小片该金属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7.化学是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
A题:“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沙里淘金”和“点石成金”
成语词典的解释: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低。
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沙里淘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石成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
(1)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步骤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3)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份为

9.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的照明用具。
(1)图中标示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____(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性。
(3)铝比铁活泼,但铝箔比铁螺丝钉耐腐蚀。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_
____。
(4)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___。
10.右图标出的是有关灯泡组成的物质,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
的是
(各写一种即可)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请你就图中标出的物质举一例
说明:
⑶比较锡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
的方法。
11.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所示),回答:
⑴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C处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本实验设计中,在B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其优点是

12.还原性铁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现有m1
g生锈的铁粉样品,某兴趣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铁锈按氧化铁处理)。
⑴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⑵某同学欲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B中的最佳试剂是_____(填序号),实验时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浓溶液

稀盐酸


⑶上述实验过程中,CO气体除作为反应物外,还能起到的作用是:①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②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完全反应后,甲同学称得铁粉的质量为m2
g,同时测得装置B增重m3
g,则铁粉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小结:师生共同探讨收获与困惑
过量空气、高温

焦炭、高温

赤铁矿、高温

生铁
Fe2O3
石灰水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