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20 09: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华南师大附中汕尾学校
大熊猫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环境就是生活地点吗?
鲤鱼为例。
环境的概念: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一、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想一想: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
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
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土壤、人、鼠、蚜虫、杂草、微生物等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P13图: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1.阳光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的强弱影响植物的分布和动物的体色,日照长短影响着植物的花期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有些动植物对光照有应激性。长日照植物:小麦、萝卜;短日照植物:菊花、水稻;夕阳植物/喜阴植物
鸟类的迁徙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2.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直接影响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作用,温度还影响动物的形态及其生活习性。
例如:
四川盛产柑橘,而我们常吃的香蕉、菠萝并非本地所产,而是从外省热带地区运来的,比如云南。
动物的冬眠也是受温度的影响,如蛇、青蛙、熊等动物到了冬天,我们就很少看到,就是因为它们在冬眠。
3.水对生物的影响
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限制了陆生生物的分布
例如:
沙漠:仅少数动植物生存
热带雨林: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多
森林植被
沙漠植被
4.空气对生物的影响
空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很重要的,生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动物缺氧会窒息。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
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菟丝子
有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在繁殖时间,往往为了争夺雌性个体而与同种的雄性个体进行斗争。
两只羚羊在争斗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绿色植物具有较大叶片
一般: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特殊:
仙人掌
叶→叶刺
减少水分散失
茎→肥大、含叶绿素
光合作用
储存水分
2.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结构组成上
外形上
许多动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点,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现象,如:
等。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

2)
例:
猛兽(或猛禽)具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尖锐的爪
鹿、羚羊、兔等动物具有发达的四肢
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
黄鼬在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
蛔虫体表光滑,运动、消化器官退化,生殖器发达
结构组成上
捕食其他动物
逃避敌害
防御
赶走敌害
适应寄生生活
保护色
概念: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作用: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于躲避敌害或捕猎其他动物有利。
例:
昆虫、北极狐、北极熊;雷鸟、蝗虫;
比目鱼、变色龙。
稚鸡
叶蝉
避役
警戒色
概念:
例:
作用: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
蛾类幼虫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毒毛
毒蛇体表的斑纹
瓢虫体表的斑点
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
黄蜂
蛾类幼虫
刺蛾幼虫
瓢虫
金环蛇
箭毒蛙
拟态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例:
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成虫、若虫等
概念:
尺蠖
竹节虫
枯叶蝶
兰花螳螂
叶虫
在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蚯蚓疏松土壤
生物影响环境:
练习:
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4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1)
(2)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三叶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食物而受到影响。
4.蝴蝶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使敌害不容易发现它,这是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影响了草的生长。如果饲养的山羊过多,就会破坏草场植被。
测一测:(相信你是最棒的)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草盛豆苗稀
2、在同一块菜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中,
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
黄色的。这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无机盐
D、光
3、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C
D
C
C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
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是说蓬在这种环境中长的更直更
高,这种现象主要受(
)的影响。
A、阳光
B、水分
C、空气
D、温度
7、水稻田中常有一种杂草“稗”,它与水稻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水稻与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描述的是(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B
A
B
C
第二课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阳光
温度

探究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鼠妇又称“潮虫”。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它们都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你在什么环境中可以发现鼠妇?
2、当你搬动花盆时,花盆下的鼠妇会有什么反应?
你可以据此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样的假设?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1、怎么样才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做一个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
2、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
3、设计多少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用1只鼠妇行吗?
4、实验一次够吗?
实验原则:对照实验、单一变量原则、排除偶然因素、重复性实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环境
时间(min)
2
3
4
5
6
7
8
阴暗
?
?
?
?
?
?
?
明亮
?
?
?
?
?
?
?
光对鼠妇有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环境
时间(min)
2
3
4
5
6
7
8
阴暗
11?
?12
?13
15?
17?
18?
20?
明亮
?9
?8
?7
?5
?3
?2
?0
表达交流
1、在设计实验时,应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

2、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用1只是为了
_______。
3、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
都保持相同,形成了
两种环境的对照。
光照
阴暗与明亮
避免偶然性
对照实验
进一步探究
鼠妇的生活还会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水分,温度、空气、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