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5.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件(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9 09:31: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新课导入:观电影述说历史的故事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背景
(1)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2)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2.政策
重视农业,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3.结果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朝开荒执照
一、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4.具体表现
(1)土地方面
(2)水利方面
(3)种植方面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进行治理,组织人力修建堤坝、渠堰、海塘
①改进粮食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
推广玉米、甘薯高产作物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5.意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
制瓷等方面,

种繁多,产品精良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
手工业工场,其中
有些颇具规模
清代纺织图
2.商业: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
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域性
市场和全国性市场
组成的商业网
(2)一些农村地区发
展为工商业市镇
前门街市图(局部)
(3)大城市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
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①代表:晋商和徽商
②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盛世滋生图
晋商俗称“山西帮”,
亦称“西商”“山贾”。在漫
长的历史中,晋商以山西富有
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
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晋商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
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
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
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
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
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
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
商帮集团。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徽商
然而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正当西方国家大步迈入近代工业文明的时候,中国社会仍旧迟滞不前,埋下了落后挨打的伏笔。
天朝上国的迷梦
一.陆



1、南宋:陆九渊的心学
2、明中后期:王阳明的心学
(1)“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
(2)反省内心可得天理;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观唯心论;
(2)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陆王心学本原: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学”。
本质:
“心即是理”、“吾心即是宇宙”
穷理:
“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
陆九渊
本质:
“致良知”、本心是良知
良知就是理
穷理:
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王守仁




朱熹






vs
探究一:怎样理解二程、朱熹、王阳明观点的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学派名称
代表
人物
对世界本原看法
求知方法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格物致知
发明
本心
致良知
元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
影响海内外
古代重要思想,影响海内外
产生的影响
一生著书209卷,编纂书籍210卷,注释38卷,校勘
72卷。
没有专书留下,只是后人为他编纂了文集。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PK
朱熹
陆九渊
道问学、读书穷理
尊德性、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
理是本原
心即理也
探究:对比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②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1、同:
2、异:
①前者认为世界本原是客观存在的“理”;
后者认为“心即理”是主观的。
②把握“理”的方法:
前者主张“格物致知”;
后者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
李贽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
(1527-1602)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明末清初
(1610-1695)
(1613-1682)
(1619-1692)
温陵居士
梨洲先生
亭林先生
船山先生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明清儒学的发展
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李贽
离经叛道
生平
李贽,号卓吾,福建泉州人。
经历:少年求学—中年做官—晚年入狱
思想
⑴挑战孔子和儒学正统地位
⑵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
⑶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
影响
⑴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著作
《焚书》
《藏书》
李贽之死
明神宗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
”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
《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
《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1、李贽的思想观点:
⑴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
家的虚伪;
⑵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和个性的发展。
2、对李贽的思想的评价: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黄宗羲
生平
黄宗羲,浙江余姚人,人称梨洲先生。
思想
⑴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⑶提倡“法治”,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⑷提出君臣平等
⑸主张“工商皆本”
影响
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著作
《明夷待访录》
⑴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
⑵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主张建立监督机构限制君权;
⑶认为农工商皆本。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
起了积极的作用。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1、黄宗羲的思想观点:
2、对黄宗羲的思想的评价:
顾炎武
生平
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
思想
⑴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⑶批判君主专制,主张“众治”
⑷反对不切实际学风,提倡实践和真知
影响
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著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的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亡国”、“亡天下”的内涵
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倡导知识分子经世致用
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
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1、顾炎武的思想观点:
2、对顾炎武的思想的评价:
王夫之
生平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
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世称“船山先生”
思想
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循天下之公”
⑵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⑶哲学思想:
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
②认识论: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
③辩证法: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影响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著作
《船山遗书》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⑴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
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
循;
⑵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
都是可知的;
⑶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1、王夫之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
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2、对王夫之的思想的评价: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政治上,都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经济上,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
思想上,都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其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构建起了具有
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形成完整的
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
巨大影响。
积极影响:
局限:

五、明清之际儒学的影响
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为什么中国的民主
批判思想没能实现社会的转型?
明清时期,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晚期。
1.经
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2.政
治:专制集权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政治基础。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
4.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
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2
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
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5
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在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的背景下,明清的小说和戏曲取得了重要成就。
三、小说与戏曲
小说
(1)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
成书时间
元末明初
主要内容
以三国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艺术特点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历史地位
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施耐庵——《水浒传》
元末明初
《水浒传》
运用白话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成功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成书时间
艺术特点
主要内容
(3)吴承恩——《西游记》
成书时间
明代中期
主要内容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艺术特点
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4)对三部小说的综合评价
三部小说
不同点:主题和风格各异
第一:规模宏大,结构严整
第二: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第三: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影响深远
相同点
(5)《红楼梦》
1).背景:清代的小说创作成就空前
2).初名:《石头记》
3).作者:曹雪芹和高鹗。曹雪
芹生前定稿前80回,
高鹗续写后40回
4).地位:清代小说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5).内容:讲述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
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曹雪芹
6).特色
思想性强
艺术性高
(1)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歌颂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以及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全书虽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以严谨的结构、清晰的层次、精练而生动的语言,把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7).影响
材料:从最初的摘译、节译到全译,全球已经出现几十种版本的《红楼梦》译文。其中,英、日、韩等文字译本又包括不同译者翻译的多个版本,尤以日文和韩文版本居多,各达十几种。近几年《红楼梦》又出现了世界语、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正在准备出版《红楼梦》的新译本和全译本。随着汉学的复兴,海外汉学家对《红楼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研究水平也越来越高。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影视剧中的《红楼梦》
你能从材料中看出《红楼梦》的主题意义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毛泽东
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一.戏曲:明朝时,戏剧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1)汤显祖: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
《牡丹亭》
艺术特点:曲文流利,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主要内容:描写了杜丽娘和柳
梦海神奇的爱情故事
思想主旨: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戏曲
(1)情况: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
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2)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
会的长期稳定
(3)表现:不少剧作家创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明代戏剧兴起的情况、原因和表现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背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一个更
为繁荣的时期
2.清代戏剧特色
(2)剧种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
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
社会现实,反映人
民的心声,受到大
众的喜爱
苏州昆剧古戏台
3.代表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时间
进展
代表
特点
明朝万历末期
改良后有很大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汤显祖的《牡丹亭》
集中体现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
清朝前期
发展到
顶峰
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
《牡丹亭》
《长生殿》
《桃花扇》
(2)京剧
①背景:1790年,四大徽班借乾隆帝80岁寿辰之
机先后进京献艺
②形成:道光年间
秦腔
京调
徽调
昆曲
汉调
……
京剧
创造
改进
博采众长
北京特色
皮黄戏
③发展: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发展的原因
得到皇室的扶持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
一、科技名著
1.背景: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
有突出的成就,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2.代表
(1)《本草纲目》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李时珍
规模宏大;附有药物形态图;对药物重新分类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传播
作者
地位
特点
四、科技
作品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作者
宋应星
徐光启
特点
内容丰富,配有插图
内容全面,分类清晰
内容
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
地位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
(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
《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图片素材
徐霞客游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比较详细记录所经地理环境的游记,也是世界上最早记述岩溶地貌并详细考证其成因的书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发生重大事件外,几乎没有停止旅行,并详细记录途中所见,是地理学家和考古学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钱谦益肯定《徐霞客游记》“皆订补桑《经》郦《注》及汉、宋诸儒疏解《禹贡》所未及”,推其为“古今游记之最”。
西学东渐
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代表人物有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等。他们在传教的同时,与一些开明的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清朝前期,传教士还运用欧洲先进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精确的全国地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