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能 内能及其转化》综合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能 内能及其转化》综合测试卷(Word版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20 22:1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能
内能及其转化》
综合测试卷(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加    C.机械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2.我国发射“嫦娥三号”运载火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C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3.下列哪一个实例中,采用做功的方式,使画横线物体的内能逐渐减小的是(
)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水蒸气冲开水瓶塞子
C.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
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发生变化
4.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5.小田帮妈妈用高压锅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一定不变
C.煲鸡汤时利用了做功的方法使鸡汤内能增大
D.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6.如图所示是小刚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到b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了功
7.如图所示,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下列关于过山车的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开始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机械能不变
B.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0
D.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8.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使藜蒿和腊肉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9.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10.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_____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_______,小球的机械能_________。(填序号)
①保持不变 ②一直减小 ③先增大后减小 ④一直增大 ⑤先减小后增大
eq
\o(\s\up7(),\s\do5((第11题图)))
 
eq
\o(\s\up7(),\s\do5((第13题图)))
 
eq
\o(\s\up7(),\s\do5((第14题图)))
 
eq
\o(\s\up7(),\s\do5((第15题图)))
12.沪蓉高速长阳段路陡弯急,特别是榔坪到贺家坪这段路,很多重载汽车由于频繁使用刹车,使刹车片温度过高而导致刹车失灵,这是通过_________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高速交管部门为了减少交通事故,要求大货车必须进休息站用水浇车轮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这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减少内能。
13.桂林出产的柿饼是有名的地方特产。如图所示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晾晒过程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柿子内能___________,温度升高,加快水分的蒸发。
14.在四川邛徕窖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普通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___________,加快油的对流,增加耗油量。省油灯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的特性。
15.“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如图所示的是国庆阅兵式上我国首次亮相的高超音速导弹DF-17,该导弹的最快速度可达10马赫(1马赫=1倍音速)。DF-17采用火箭动力助推火箭发动机_______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内燃机。DF-17的表面层由耐高温材料制成,这是因为DF-17弹头从太空返回地面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导致温度升高。
16.我国于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倍。如果“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然气热值为4.2×107J/kg,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J;若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这些热量能使800kg、45℃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三、简答题(6分)
17.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18.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设计以下探究实验: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通过比较甲、乙,可初步验证___________(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两次实验,初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________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_________。
19.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___________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液体
名称
液体质量
m/g
初温
t1/℃
末温
t2/℃
加热时间
t/min
吸热情况
“多”或“少”

10
30
40
6


10
30
40
3

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
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_____________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20.为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一端固定。
②在弹性限度内,用物块(物块与弹簧不连接)将弹簧压缩,测量并记录弹簧的形变量Δl。
③由静止释放物块,测量并记录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
④多次改变弹簧的形变量,重复步骤②③。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探究了弹簧弹性势能大小跟____________的关系。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的。
(3)本实验中,从物块离开弹簧到静止,物块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五、计算题(第21题9分,第22题10分,共19分)
21.(德州中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炉子将10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燃烧了0.5kg的焦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3)炉子烧水的效率。
22.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
)
A.重力势能减小    B.动能增加    C.机械能增加    D.机械能不变
2.我国发射“嫦娥三号”运载火箭,运载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
C
)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3.下列哪一个实例中,采用做功的方式,使画横线物体的内能逐渐减小的是(
B
)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水蒸气冲开水瓶塞子
C.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
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发生变化
4.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5.小田帮妈妈用高压锅煲鸡汤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鸡汤香气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鸡汤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也一定不变
C.煲鸡汤时利用了做功的方法使鸡汤内能增大
D.煲鸡汤过程中,限压阀转动,此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似
6.如图所示是小刚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到b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了功
7.如图所示,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下列关于过山车的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刚开始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机械能不变
B.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0
D.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8.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C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使藜蒿和腊肉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9.关于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②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点火方式相同。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④
D.只有②③④
10.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小球从A点沿粗糙程度相同的轨道下滑,经B点到达C点,从A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__③__,小球的重力势能__⑤__,小球的机械能__②__。(填序号)
①保持不变 ②一直减小 ③先增大后减小 ④一直增大 ⑤先减小后增大
eq
\o(\s\up7(),\s\do5((第11题图)))
 
eq
\o(\s\up7(),\s\do5((第13题图)))
 
eq
\o(\s\up7(),\s\do5((第14题图)))
 
eq
\o(\s\up7(),\s\do5((第15题图)))
12.沪蓉高速长阳段路陡弯急,特别是榔坪到贺家坪这段路,很多重载汽车由于频繁使用刹车,使刹车片温度过高而导致刹车失灵,这是通过__做功__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高速交管部门为了减少交通事故,要求大货车必须进休息站用水浇车轮来降低刹车片的温度,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减少内能。
13.桂林出产的柿饼是有名的地方特产。如图所示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晾晒过程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使柿子内能__增大__,温度升高,加快水分的蒸发。
14.在四川邛徕窖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普通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__升高__,加快油的对流,增加耗油量。省油灯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比热容大__的特性。
15.“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如图所示的是国庆阅兵式上我国首次亮相的高超音速导弹DF-17,该导弹的最快速度可达10马赫(1马赫=1倍音速)。DF-17采用火箭动力助推火箭发动机__属于__(选填“属于”“不属于”)内燃机。DF-17的表面层由耐高温材料制成,这是因为DF-17弹头从太空返回地面过程中与大气发生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__内__能,导致温度升高。
16.我国于2017年5月18日在南海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在相同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达到天然气的数十倍。如果“可燃冰”热值是天然气的10倍,设天然气热值为4.2×107J/kg,完全燃烧0.5kg“可燃冰”放出的热量为__2.1×108__J;若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这些热量能使800kg、45℃的水刚好达到沸点,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107.5__℃,水面上方的气压__大于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三、简答题(6分)
17.暑假里,小梅跟着妈妈去青岛避暑。一天,烈日当空,小梅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请用比热容的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答: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在吸收同样多热量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要比沙子低。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18.物体由于__运动__而具有的能,叫作动能。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A.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设计以下探究实验:让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m1<m2、s1<s2、s1<s3、h1<h2,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通过观察比较__木块被撞移动的距离_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转换__(选填“放大”“控制变量”或“转换”)法。
(2)通过比较甲、乙,可初步验证__B__(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甲、丙__两次实验,初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__大__;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__大__。
19.(济宁中考)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__液柱__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液体
名称
液体质量
m/g
初温
t1/℃
末温
t2/℃
加热时间
t/min
吸热情况
“多”或“少”

10
30
40
6


10
30
40
3

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__方案二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甲的吸热能力强__;
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__甲__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20.为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一端固定。
②在弹性限度内,用物块(物块与弹簧不连接)将弹簧压缩,测量并记录弹簧的形变量Δl。
③由静止释放物块,测量并记录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
④多次改变弹簧的形变量,重复步骤②③。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探究了弹簧弹性势能大小跟__弹簧形变量__的关系。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__物块滑行的距离__来间接反映的。
(3)本实验中,从物块离开弹簧到静止,物块将__动__能转化为__内__能。
五、计算题(第21题9分,第22题10分,共19分)
21.(德州中考)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炉子将10kg的水从20℃加热至沸腾,燃烧了0.5kg的焦炭,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0.5kg焦炭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3)炉子烧水的效率。
(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0kg×(100℃-20℃)=3.36×106J;
(2)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3.0×107J/kg×0.5kg=1.5×107J;
(3)炉子烧水的效率η===22.4%。
22.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L。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
(1)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汽车的输出功率为多少?(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
(1)由密度公式ρ=可得消耗汽油的质量为m=ρV=0.8×103kg/m3×1.5×10-3m3=1.2kg,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2kg×4.5×107J/kg=5.4×107J;由η=得汽油机做的有用功:W=ηQ放=30%×5.4×107J=1.62×107J;
(2)由v=变形得汽车运动时间:t===h=400s;汽车的输出功率:P===4.05×10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