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相 二 中 导 学 案
科目 化学 课题 ⑤7.3溶液浓稀的表示
时间 2011.2 主备教师 评价等级
学生姓名 年级 九年级 班别 小组
【目标】
1.掌握溶液浓稀的一种定量表示方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2.能进行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复习】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__。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中达到__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导课】
实验7-8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蓝色的深浅
【预习】课本210-214
1、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通常以___________表示,可用下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1)将10gNaOH完全溶解在90g水中,其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g,溶剂的质量为________g,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氯化钠在20℃时的溶解度是36克。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3、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溶液加水稀释前后, 不变
(1)把100g90%的硫酸稀释成10%的硫酸,需水 克?
(2)配制500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氢氧化钠 克,水 克。
4、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概念
表示意义
条件
状态
单位
联系
5、实验室配制溶液的过程:① ② ③ ④
【展示】
1、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
4、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5、在实验室配制溶液的步骤。
【反馈】
1.把 30 克质量分数为 20% 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 100 克,取出稀释后溶液 20 克,此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
A、5% B、6% C、3% D、2%
2.把 400 克质量分数为 20% 的食盐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10% 的溶液,需加水( )
A、100 克 B、200 克 C、400 克 D、800 克
3.在100g某稀溶液中加入 20% 的该溶液100g后,浓度为 12% ,稀溶液的浓度为( )
A、2% B、4% C、8% D、10%
4.在 20℃ 时,向 100 克饱和食盐水(食盐的质量分数是 26.5% )中加入 5 克食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 )
A 24.5% B 26.5% C 28.5% D 无法计算
5.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 S 克,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大于 S% B、等于 S% C、小于 S% D、无法判断
6.某温度下,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g。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g氯化钠和6.5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30% B、36% C、26.5% D、27.3%
7.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不饱和的NaNO3溶液中,逐渐加入Na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加入NaNO3晶体的质量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
【反思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