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第四单元第22课时
《明亮的月光》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我们用肉眼无法清楚地观察月球,可以借助(
)观察月球。
2、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用(
)、(
)等器材代替。
3、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
),较暗的区域一般是(
),人们称之为(
)。
4、(
)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
)。?
5、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
)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
二、判断题。
1、月球表面的明与暗与太阳的照射程度有关。
(
)
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低。
(
)
3、月球时夜空中最亮的天体。
(
)
4、虽然月球表面高低不平,但是也能反射太阳光。
(
)
三、简答题。
1、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
2、验证“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也能反光吗?”演示实验步骤。
《明亮的月光》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天文望远镜
2、高倍数的望远镜
照相机
3、高
盆地
“月海”
4、月球
太阳光
5、能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首先,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放置天文望远镜。
其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先用眼睛在镜筒外,沿着镜筒延伸的方向寻找目标星体;再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从不同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等方面进行搜索;发现目标星体后,将其置于视野的中央。
最后,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2、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黑暗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月球”,观察它反光的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
22、明亮的月光
粤教粤科版
四年级下
新知导入
月球上暗的地方是怎样的?明亮的地方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当我们观察夜空中的月球时,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也有较暗的区域。
这些较暗的区域是什么呢?
活动1:月球表面的明与暗
新知讲解
我们用肉眼无法清楚地观察这些明暗区域是什么,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观察月球。
新知讲解
天
文
望
远
镜
新知讲解
首先,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放置天文望远镜。
其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先用眼睛在镜筒外,沿着镜筒延伸的方向寻找目标星体;再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从不同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等方面进行搜索;发现目标星体后,将其置于视野的中央。
最后,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方法:
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用高倍数的望远镜、照相机等器材代替。
新知讲解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一般是盆地,人们称之为“月海”。“月海”的分布不均匀,有的疏,有的密,并且大小不一样。?
新知讲解
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新知讲解
平整的镜面能反射光,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也能反光吗?
活动2: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新知讲解
实验器材
大球
小球
纸巾
手电筒
新知讲解
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黑暗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月球”,观察它反光的情况。
新知讲解
现象:
用手电筒照射,“月球”表面亮起来了,能反光。“地球”被“月光”照亮了。
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并观察“月球”是否反光,每个位置反光情况是否一样。
新知讲解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
课堂练习
1、我们用肉眼无法清楚地观察月球,可以借助(
)观察月球。
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
),较暗的区域一般是(
),人们称之为(
)。
3、(
)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
)。?
天文望远镜
高
盆地
“月海”
月球
太阳光
课堂总结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一般是盆地,人们称之为“月海”。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板书设计
22、明亮的月光
明(地势较高)
月球表面
暗(盆地)?
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继续观察月球,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明亮的月光》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球表面的概况。?2、知道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二、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自己的推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探索月球的奥秘产生兴趣。
重点
通过观察描述月球表面的明暗状况。?
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证明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情境:在晴朗的晚上,妍妍和琪琪在观察天空中的圆月,琪琪发现月亮上有一些地方比较暗。琪琪问:月亮上怎么有些地方暗一点呢?2、月球上暗的地方是怎样的?明亮的地方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月球,探索月球吧!3、板书课题:明亮的月光
走进情境思考齐读课题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活动1:月球表面的明与暗1、出示月球的照片。2、当我们观察夜空中的月球时,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区域,也有较暗的区域。这些较暗的区域是什么呢?3、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结果,描述月球表面的明暗状况。
4、我们用肉眼无法清楚地观察这些明暗区域是什么,我们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进一步观察月球。5、出示天文望远镜及结构6、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方法:首先,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放置天文望远镜。其次,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先用眼睛在镜筒外,沿着镜筒延伸的方向寻找目标星体;再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从不同水平方位和不同高度等方面进行搜索;发现目标星体后,将其置于视野的中央。最后,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如果没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用高倍数的望远镜、照相机等器材代替。7、小结: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一般是盆地,人们称之为“月海”。“月海”的分布不均匀,有的疏,有的密,并且大小不一样。?8、用天文望远镜继续观察月球,你还能发现月球表面有哪些特征?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二、活动2: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1、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2、提出疑问:平整的镜面能反射光,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也能反光吗?3、实验器材:大球、小球、纸巾、手电筒4、教师演示模拟实验。用大球模拟地球,用裹着纸巾的小球模拟月球,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在黑暗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月球”,观察它反光的情况。5、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并观察“月球”是否反光,每个位置反光情况是否一样。6、交流:学生分组进行交流汇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用手电筒照射,“月球”表面亮起来了,能反光。“地球”被“月光”照亮了。7、结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表面高低不平的“月球”能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三、课堂练习
1、我们用肉眼无法清楚地观察月球,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2、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一般是(盆地),人们称之为(“月海”)。3、(月球)是夜空中最亮的天体。不过,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观察图片思考试着描述认识天文望远镜了解结构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的方法可以寻找替代品总结交流拓展指名读提出疑问准备实验器材观看模拟实验分组模拟实验交流汇报现象得出结论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活动?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知道月球表面有明暗,明暗区域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活?动?2是在学生认识到月球表面特征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究月球高低不平的表面是否能反射太阳光,逐步养成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科学方法。
作业布置
课后继续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继续观察月球,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课堂小结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明亮的区域地势较高,较暗的区域一般是盆地,人们称之为“月海”。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22、明亮的月光明(地势较高)月球表面暗(盆地)?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