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势能及其改变
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位置一旦确定,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也随之确定
B.物体与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它的重力势能也越大
C.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从-5
J变化到-3
J,重力势能增加了
D.在地面上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
解析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有关,同一物体在同一位置相对不同的参考平面的重力势能不同,A错误;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上,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大,物体在零势能面以下,距零势能面的距离越大,重力势能越小,B错误;重力势能中的正、负号表示大小,-5
J的重力势能小于-3
J的重力势能,C正确;只有选地面为零势能面时,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为零,否则不为零,D错误。
答案 C
2.
(多选)在空中某点,将三个质量相等的小球以相同的速率v水平抛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则从抛出点到落地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相同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竖直下抛小球的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
D.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解析 三种情况下竖直方向上的位移相同,重力做功相等,故A正确;竖直下抛的小球落地所用时间最短,而重力做功相等,所以竖直下抛的小球的重力的平均功率最大,故B错误,C正确;三种情况下,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同,但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不同,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 AC
3.
质量为m的物体,沿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当下滑t(s)时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
A.mg2t2sin
α
B.mg2t2
C.mg2t2
D.mg2t2sin2α
解析 物体下滑的加速度a=gsin
α,t(s)时物体下滑的距离x=at2=gsin
α·t2,下滑的高度h=xsin
α,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mg2sin2α·t2。故D正确。
答案 D
4.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软绳悬于O点,若将其下端向上提起使其对折,则做功至少为( )
A.mgl
B.mgl
C.mgl
D.mgl
解析 将软绳下端向上拉起,相当于把下半段上移了,重力势能增加了mg·=mgl,即外力至少要做功mgl,选项D正确。
答案 D
5.
(2018·泰安高一检测)沿着高度相同、坡度不同、粗糙程度也不同的斜面将同一物体分别从底端拉到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坡度小的斜面运动时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B.沿坡度大、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C.沿坡度小、粗糙程度大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多
D.不管沿怎样的斜面运动,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都相同,物体增加的重力势能也相同
答案 D
6.
如图所示,撑杆跳是运动会中常见的比赛项目,用于撑起运动员的杆要求具有很好的弹性,下列关于运动员撑杆跳起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撑杆刚刚触地时,杆弹性势能最大
B.运动员撑杆跳起到达最高点时,杆弹性势能最大
C.运动员撑杆触地后上升到最高点之前某时刻,杆弹性势能最大
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
解析 杆形变量最大时,弹性势能最大,杆刚触地时没有形变,人到最高点时,杆已由弯曲到基本完全伸直。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7.
(2018·黄冈高一检测)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木块间连有一弹簧。今用力F缓慢向上提A,直到B恰好离开地面。开始时物体A静止在弹簧上面,设开始时弹簧弹性势能为Ep1,B刚要离开地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2,则关于Ep1、Ep2大小关系及弹性势能变化量ΔE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Ep1=Ep2
B.Ep1>Ep2
C.ΔEp>0
D.ΔEp<0
解析 开始时弹簧压缩量为x1,对A有kx1=mg。B离开地面时伸长量为x2,对B有kx2=mg,由于x1=x2,所以Ep1=Ep2,ΔEp=0,故A选项正确。
答案 A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长为l的细线悬于O点,将悬线拉直成水平状态,并给小球一个向下的速度让小球向下运动,O点正下方D处有一钉子,小球运动到B处时会以D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并经过C点。若已知OD=l,则
(1)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多少?
(2)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
解析 (1)从A点运动到C点,小球下降高度h=l,故重力做功WG=mgh=mgl。
(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减=WG=mgl。
答案 (1)mgl (2)mgl
9.
弹簧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用力把它拉到伸长量为l,拉力所做的功为W1;继续拉弹簧,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再伸长l,拉力在继续拉伸的过程中所做的功为W2。试求:
(1)W1与W2的比值;
(2)对应的弹性势能Ep1与Ep2之比。
解析 法一
(1)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l成正比,故在F-l图象中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下的相关面积表示功的大小。其中,线段OA下的三角形面积表示第一个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1,线段AB下的梯形面积表示第二个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2。显然,两块面积之比为1∶3,即W1∶W2=1∶3。
(2)对应的Ep1=W1,Ep2=W1+W2,则=。
法二
(1)上述解法采用了教材中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研究方法,即应用F-l图象直观地进行分析。若记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也可由弹性势能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由于拉力做功使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故有W1=kl2,W2=k(2l)2-kl2=kl2。
所以,W1与W2的比值
W1∶W2=∶=1∶3。
(2)同解法一:=。
答案 (1) (2)
10.
起重机以的加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加速地提升高度h,则起重机钢索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解析 由题意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方向竖直向上,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a,所以F=mg+ma=mg;故拉力做的功为WF=Fh=mgh。重力做的功为WG=-mgh,即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mgh,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答案 mgh mgh m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