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古诗三首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学习目标
1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场景、人物,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古代儿童的生活乐趣。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诗人。其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质朴,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作有《四时田园杂兴》(60首)等。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世称“诚斋先生”。其诗善于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摄取新颖生动的素材,具有透脱的胸怀,富含哲理的思考,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的情趣。代表作有《小池》《舟过安仁》《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会认的字
生字学习
会写的字
多音字
供
供认不讳:对所做的事无所避讳全部承认。供认:受审讯者承认所做的事情。不讳:不忌讳。
横
飞来横祸:
意外的灾祸
学以致用:从几位目击证人提供(
)的线索来看,这起交通事务完全是因为行人随意横(
)穿斑马线造成的。
答案:
gōng
héng
在朗读本课的古诗时,结合课本注音和注释,读准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注意停顿和节奏,从字里行间品读诗人蕴藏的情感。
朗读指导
课文朗读
点击以下图标即可播放
学习《田园四时杂兴(其三十一)》回答下列问题。
1.从本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农家人什么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可以看出农家人日夜忙碌,紧张地劳动,他们勤劳、朴实、善良。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课文解读
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描写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突出了儿童的勤劳。这说明在农村,人人都需要劳动。表达了诗人对热爱劳动、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喜爱与赞扬。
学习《稚子弄冰》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句中的“穿”字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穿”可以指人提着冰块在林间奔驰,也可以指敲击冰块的清脆之声响亮传播。诗句将儿童得到“银钲”后兴高采烈地在林间玩耍的情态传神地描绘了出来,让人仿佛看见他飞快的身影,感受到他狂喜的心情。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场景?你读后有何感受?
全诗突出一个“稚”字,是稚气的乐趣使儿童忘却了严冬的寒冷,保持一如既往的活力与快乐。心态上,寒天“弄冰”,童心炽热;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鲜艳夺目;形态上,用“金盆”脱出的“银钲”,是圆形;声音上,有“玉簪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乐趣。
学习《村晚》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中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富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2.从诗歌内容看,诗人描写的是“
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后两句中的
“_________”字和“_________”字表现了牧童自在、悠闲的情态。
夏末秋初
横
信
3.诗人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来绘景抒情?
(1)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前三句是视觉所见之景,第四句是听觉所闻之声。(2)运用修辞手法。“山衔落日”一句中的“衔”字运用比拟,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3)动静结合,前两句描写池塘、青草、落日等静景,后两句描写牧童信口吹笛的动景,由近及远,景物层次分明。(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乡村傍晚恬静优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山村自然风光,以及对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比喻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人物描写、对比)
佳句积累
融景于事
融景于事就是把景物或场景描写与事情叙述融合在一起,达到彼此映衬、相得益彰的效果。本课三首古诗都在叙述儿童行为的同时,融入了恰当的景物或场景描写。如《村晚》中,诗人在叙述牧童骑着牛、吹着横笛走在回家路上的同时,进行了景物描写,草地、水塘、青山、落日、涟漪,这些景物为事情的发生、人物的出场创设了一个优美的背景,真是景美、人美、事美,情更美。
?????
写法借鉴
?
?
我们在写作中怎样运用融景于事的写法?
(1)以事为主,景为事服务。融景于事是叙事文章中的一种写法,所以,写作时应以叙事为主,景是点缀,起衬托作用。如,我们写郊游这件事,应该重点写清楚郊游的经过,然后适当加一些郊野景物的描写。
(2)选好景物,找准其与事的结合点。在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景物出现,我们不能都写出来,而应根据叙事的需要,选择与事情相关的景物来写。只有找到一个恰当的结合点,才能让写景为叙事服务。
1.描写儿童的词语。
天真烂漫
童言无忌
牙牙学语
两小无猜
虎头虎脑
人小鬼大
憨态可掬
稚气未脱
聪明伶俐
拓展延伸
憨态可掬: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2.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唐]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袁枚《所见》
3.范成大、杨万里诗歌欣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紧张、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稚子?弄冰》描写了孩子在冬天玩冰的天真快乐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追忆和向往。
???《村晚》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极富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赞美与向往之情。
课堂小结
结构图示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农家繁忙
昼耕田
夜绩麻
儿童勤劳:
学种瓜——喜爱
热爱劳动
稚子弄冰
稚子脱冰
彩丝穿取
玉磬穿林
玻璃碎地
天真快乐
童趣盎然
动作描写
声音描写
村晚
绘景:
草儿绿、塘水满
青山、红日倒映池中
写人:
牧童晚归
横骑牛背
信口吹笛
不成曲调
恬淡自然
令人向往
1.给下列生字注上拼音,并认真拼读三遍。
( ) ( )
( )
昼
耕
晓
当堂测试
答案:
zhòu
ɡēnɡ
xiǎo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