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茎繁殖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8 茎繁殖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6-19 09: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8
.茎繁殖
教学目标
1.知道用茎繁殖植物的方法包括扦插和嫁接。
2.掌握用扦插来繁殖植物的方法。
3.能熟练运用工具完成扦插中各个步骤。
4.能进行简单的扦插切面对比实验,知道对比实验中唯一能改变的条件切面的形状不同。
5.能对不同切面的茎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并能与实际结果相比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对实验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并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尽可能不干扰植物的生长。
难点
能区分身边哪些植物是用茎来繁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扦插操作分解图。
分组材料:小刀、草灰、栀子花成株、净砂、枝剪、培养槽。
课前准备:收集利用茎繁殖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
学习扦插法
扦插法是用茎繁殖植物中相对简单的方法,在操作上对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便于学生掌握。但是学生对于扦插的方法是陌生的,必须对扦插的每一个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指导和说明,才能使学生扦插的幼苗保证一定的成活率,操作技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提出问题:苗圃中有很多的植物都是通过植物的茎繁殖出来的。我们动手来试一试栀子花的茎能用来繁殖吗?使学生产生掌握技能的兴趣。
出示栀子花成株,逐步讲解、演示扦插方法:
(1)收集茎段。在本步骤中,需要明确栀子花用来繁殖的茎段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A.
要选用一二年生的新生茎,以茎条深绿色为好;B.
茎段的最佳采集部位上部从花蕾下第二对到第三对叶间剪断,下部从第三对到第四对叶间剪断;C.
采集的茎段上无病虫害,叶芽饱满;D.
茎的剪断处要平整,如果有毛刺,要用刀片处理;E、使用的工具,要提前进行消毒处理。
(2)茎段的处理。在本步骤中,需要明确:A.
茎段上保留第二、三对叶片,叶片过大时需要修剪掉一半;B.
上下断口处用草木灰涂抹,并放置晾干。
(3)插入繁殖用介质。在本步骤中,需要明确:A.选用的介质——净沙要晾干消毒后装入繁殖槽;B.
插入加工好的茎段时注意插入的深度,深度为将第三对叶被净沙刚好覆盖住为准;C.
插入茎段时要保持茎段的正常生长方向。
(4)后期管理。在本步骤中,需要明确:A.
扦插完后的茎段放置在荫凉通风处;B.扦插完后一次性浇透水;C.保持环境湿度,每天3~4次喷水,以叶面被打湿为准;D.
扦插完毕后,茎段不可被拔出。逐步明确扦插步骤后,指导学生完成扦插的操作。完成对比实验的准备工作。提出问题:如果扦插的茎段下部的切口分别平面和斜面,会不会对茎的生长造成影响?你认为哪种方式的幼苗生长得快一些?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扦插方法不同而导致繁殖效果不同而进行研究的兴趣。指导学生完成对比用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注意提示学生为了便于后期观察,应该为实验对象进行编号,从而形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本概念。
提出问题:要想知道不同的切面对茎的生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要保持一致?指导学生明确在对比实验中有很多的条件必须要保持一致,才能达到对比试验的精确度,进一步深入了解怎样完成对比试验。
提出问题:茎的生长需要一段时间,如果对它的生长隔一段时间做一次记录,就能很好地看到茎生长中是怎样变化的,你准备怎样完成记录?准备记录哪些内容?准备怎样记载?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认识到记录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记录中应该有针对性,记载的方法要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