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音符”教案设计
--听辨节奏与节拍
一、教学目标
鉴于学生所学的程度与音乐素养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对节奏、节拍的掌握分辨出节奏与节拍在音乐中的特点。【能力目标】能够对节奏进行简易的创作编配。【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发挥其想象力和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特点,了解不同音乐中节奏节拍的特色。【教学难点】
听曲识拍,节奏创作,利用身体来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启发导入、创编合作、自主探究等。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
课前预习
学生在课前对于节奏的知识点练习过,查阅听不同风格的曲目,对歌曲节奏感有了解。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为上课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按照自己爱好听歌区分曲风培养节奏感的能力。
导入欣赏音乐
5
分
钟
播放4首歌曲前奏思考问题:
给这4首曲目的前奏分类,它们的区别在哪?
在精彩浩淼的音乐
(?http:?/??/?baike.baidu.com?/?view?/?5434.htm"
\t
"http:?/??/?baike.baidu.com?/?_blank?)世界里,有各种不同的曲目风格,其中节奏感强的曲风和抒情感强的曲风最为普遍,通过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对节奏感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更好的展开课程。
引入节拍分辨节奏节拍
表达情感作品对比(重点)
15分钟
1、复习常用节奏,并进行节奏分析。节奏分析:最常用的节奏都是怎么打的?老师打一组节奏,学生来回答。2、老师打节奏的同时引入节拍,问什么是节拍?3、根据提问“看物识节拍”并且“听声辨节拍”:4、说并打出节拍的特点:节拍有什么特点?是强弱还是快慢?5、分辨节奏与节拍的特点。
通过对常用节奏的分析,能够让学生带着知识去探索节拍的重要性,深入的理解节拍,然后进行分辨,从而对曲目中节奏和节拍的分辨产生兴趣,承上启下进入拓展环节。
听曲识拍节奏创作拓展延伸(难点)
15分钟
区分了节奏与节拍,接下来着重了解曲目中的节拍特点,引入拍号的知识点。一、听曲识拍:通过听三首不同拍子的歌曲,感受不同拍号在曲目中的规律和特点。二:通过身体进行创编敲打(节奏)①老师给出节奏谱,利用身体来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并进行示范。然后分组进行练习,请同学上台展示。②老师给出节奏组合参考,同学们自由选择创作,进行简单的编配。③请同学们进行表演,一部分同学打节奏,一部分同学打节拍。
通过分辨了节奏与节拍的学习,让学生对节奏节拍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出本次难点:节奏创作。听曲识拍,让学生先加深对节拍变化的感觉,进行心里对比。再通过节奏的合作体验节奏的变化。难点:由于节奏随着曲目节拍而变化,创编起来不能太复杂,所以讲简单的节奏拆开进行创编就会变得简单许多,通过创作合作后,会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演奏不同节拍的曲目,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并且能够更深层次的欣赏歌曲。在创作后,把节奏跟歌曲配合,马上学以致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知识,形成学习惯性。
视频欣赏提高审美
4分钟
欣赏英国破铜烂铁乐队在英国伦敦奥运会上表演的一段利用破铜烂铁打节奏的精彩视频,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加深印象、提高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尝试听音乐以外的声音,只要能发声的物体,通过节奏的改变,伴奏乐器的改变,表现形式的改变等,都能够对艺术本身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欣赏英国破铜烂铁乐队在英国伦敦奥运会上表演的一段利用破铜烂铁打节奏的精彩视频,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加深印象、提高鉴赏能力。流行音乐是当今中学生的主流文化,他们认为流行的才是时尚有品位的,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听更多的声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结提升
1分钟
多听不同不同曲风的歌曲,感受旋律、情绪的变化;辨别歌曲里的节奏与节拍进行对比,能让我们的审美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善于发现歌曲的变化特点,并进行欣赏、品味。提高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尝试寻找更多歌曲的不同节奏节拍的版本,并进行对比,说出聆听时的不同感觉。如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和张杰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对比。
让学生在保持热情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课堂以外的通俗音乐元素,并进行欣赏对比,拓展学习视野,能够增强跟学生交流的同时,更让学生懂得通俗歌曲的魅力。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