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办事效率高……有非常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外人不能窥视其活动及文件等。即使是王公大臣,没有皇帝的特旨,也不准出入……”材料描述的场所是(
)
A.中书省
B.三司
C.厂卫机构
D.军机处
2.下图为《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B.清廷致力于对西藏的管辖
C.清初推崇儒家学说
D.清朝巩固西北边疆
3.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4.戚继光创造了一种新的鸳鸯阵法,用这个阵法来对付(
)
A.俄罗斯入侵
B.回部叛乱
C.倭寇侵扰
D.西藏内乱
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戚继光爱国情怀。下列历史事件与“威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文天祥抗元
D.李自成起义
6.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明朝此举是为了
A.获得海外奇珍
B.开辟世界航路
C.“示中国富强”
D.征服沿岸国家
7.在学完明清时期的历史后,四位同学分别提炼出下列主题准备演讲,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应是
A.繁荣与开放
B.帝国的彷徨
C.多政权的并立
D.经济重心的转移
8.清代乾隆以后,出现社会危机的原因有
①官员贪风日盛
②贫富分化严重
③外来物种引入
④财政危机加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台湾著名学者傅宗懋曾说:“世宗(雍正)的集权很是巧妙的,并不是像以前的枝枝节节,他只设了一个军机处,于是就把以前内阁和八旗的权力,整个拿来。”符合此评论主旨的是
A.军机处的设置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军机处负责处理军务
C.军机处是清朝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D.军机处的设置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
10.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1.一位同学游览了北京明代长城居庸关段。对这段一长城解读正确的是
A.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
B.体现了高超建筑技术
C.以明北京城作为起点
D.隔绝了民族间的交往
12.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13.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中榜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C.会写作规范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4.历史巨著都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是谁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下面一书
(???
?)
A.沈括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宋应星
15.下列有关对外交往的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鉴真东渡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16.“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
B.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
C.击败了匈奴
D.统一了全国
17.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
A.等贵贱
B.均田免赋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有田同耕
18.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9.清朝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事件是
A.废除丞相
B.设置南书房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20.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二、简答题
2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一诗中曾提到“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这里的汉武指谁?简述他的主要功绩。
22.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据此回答:
新疆和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写出在清代,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
23.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新闻剖析)习近平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四国发表重要演讲。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①________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在参观帖木儿家族历史博物馆时看到一幅古丝绸之路地图。习近平指着地图右边的一处地方说,那里是②________________,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
(1)上文中①②处应填写的人名和地名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图片赏析)
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2)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____(填写字母)?
(史料分析)
材料一: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材料三:见右图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指出材料二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5)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历史感悟)
(6)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C
7.B
8.B
9.D
10.D
11.B
12.C
13.B
14.D
15.C
16.A
17.B
18.A
19.D
20.D
21.指汉武帝。功绩;(略)
22.新疆设伊犁将军;西藏设驻藏大臣
23.(1)张骞;长安
(2)指南针
(3)朝廷的重视
(4)科举制
(5)郑和下西洋
(6)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