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8 21: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题及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我国设立的民族自治机构分为三级,它们是(  )
A.自治省、自治县(旗)、自治乡
B.自治区、自治县(旗)、自治州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D.自治区、自治乡、自治县(旗)
2、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奋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其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色,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快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3、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4、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C.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5、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7、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全国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达的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9、“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10、如下表所示,这些措施(
)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1、一位澳大利亚学者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各民族一律平等
12、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13、台湾地区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习近平主席同马英九会面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14、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15、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一国两制”的实施
16、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外交成就
B.
祖国统一
C.
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二、非选择题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改正:


(2)民族自治的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
改正:

】(3)我国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改正: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2020春(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4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练题及答案
八下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一、选择题
1、我国设立的民族自治机构分为三级,它们是(  )
A.自治省、自治县(旗)、自治乡
B.自治区、自治县(旗)、自治州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D.自治区、自治乡、自治县(旗)
【答案】C 
2、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奋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其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色,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快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C
3、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
C.资本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C
4、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C.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答案】D
5、西藏解放六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B.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6、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答案】C
7、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全国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答案】B
8、“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达的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答案】D 
9、“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答案】D
10、如下表所示,这些措施(
)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答案】A
11、一位澳大利亚学者说:“中国的民族政策令人赞赏,值得世界上许多别的国家借鉴。”这里的“民族政策”指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各民族一律平等
【答案】A
12、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答案】B
13、台湾地区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习近平主席同马英九会面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答案】A
14、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答案】B
15、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一国两制”的实施
【答案】D
16、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外交成就
B.
祖国统一
C.
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改正:


(2)民族自治的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
改正:

】(3)我国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改正:
【答案】(1)【×】
改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
改正:“自治乡”改为“自治县”
(3)【√】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在香港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1)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等。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