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快乐阅读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快乐阅读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8 22:4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快乐阅读
天安门前看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查资料,填一填,选一选。
(1)“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_______的《病起书怀》。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引用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想说明(

A.自己虽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但是看到国旗,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
B.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来说非常渺小。
C.自己被几位老者的神情感染,心情激动,想起了创业的艰辛。
4.读第⑤~⑥段,体会几位老者和作者观看国旗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这样一幕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望
写作背景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读组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背景资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春望》表现了诗人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抒发了思念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2)《泊秦淮》抒发了诗人对士风和时局的忧愤。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表达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几位诗人都因爱国而和诗篇一起名垂青史。
B.他们都处在国家动荡的苦难时期,却写出了不朽的诗篇。
C.不论何朝何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3.任选一首诗,从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爱国情深的词语或诗句,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本文主要写作者在天安门前看升旗时的激动心情和深切感受。
2.天安门升旗仪式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仪式,它代表的是祖国的尊严,是人们爱国的热忱。所以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群众来瞻仰。
3.(1)陆游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
(2)A
4.示例:我想起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想起了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为了让人民当家做主,一代代革命先烈前仆后继。
微群阅读
1.(1)×
(2)√
(3)√
2.ABC
3.示例: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自己的艰难处境和爱国壮志,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朝人口的大量损失,国力锐减。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靡靡之音,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公元1192年,诗人已68岁,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之夜,诗人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