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知识梳理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 北宋的政治知识梳理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19 07:4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卷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知识要点一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
960年,
哪位后周大将发动陈桥驿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北宋?(
)
A.柴荣
B.郭威
C.赵匡胤
D.赵光义
2.“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与哪一-位皇帝有关?(
)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宋太祖.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北宋是史称,当时的国号为宋
B.宋太祖为结束割据局面,实行先南后北战略
C.宋太祖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事、财政大权
D.宋朝实现了国家统一
4.北宋削夺地方财政权的措施是(
)
A.派文臣做知州
B.各州设通判
C.设立转运使
D.设立布政使
5.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
)
A.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B.防止大将夺权
C.限制丞相专权
D.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
召(赵)普问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日:....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
……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摘自《朱子语类》)
(1)宋初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
(2)此治国方略的背景是什么?
(3)分析这种方略的利弊。
知识要点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7.为了防止唐末以来________的弊端重现,宋太祖实行_______的政策。
8.宋朝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于哪位皇帝时期?(
)
A.宋高宗
B.宋太宗
C.宋钦宗
D.宋徽宗
9.宋初民谚“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当时政府实行(
)
A.重武轻文的政策
B.重文轻武的政策
C.先南后北的政策
D.重农抑商的政策
10.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土地位,这个朝代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1.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在宋朝时期的影响是(
)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
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
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宋真宗的《劝学诗》中有“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诗句,从中可以了解到的史实有(
)
①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②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③科举制产生深远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
※※※※※※※※※※※※※※※※※※※※※※※※※※※※※※※※※※※※※※※※※※※※※※※※※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A
6.(1)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
(2)前代藩镇剂据、君弱臣强导致社会动乱。
(3)利:保持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弊:机构庞大,财政困难,地方贫弱。
7.武将专横跛息?重文轻武
8.?В
?9.?В?
10.C?
11.?D
?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