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知识回顾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看新闻、阅读报纸、查阅书籍、上网查询、观看历史影像、听老师讲……
“乔的笑”
乔冠华为什么笑得如此开心?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最初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受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一场景最早发生在什么时候?
1971年10月25日
1.时间:
2.会议:
3.意义: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解惑释疑
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就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惑释疑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支持中国。
3.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亚非拉一批新兴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国家已在联合国总数中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少数国家操纵国际事务的局面。
材料三:毛泽东曾表示:“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多项)
A、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B、中国人口多令美国害怕
C、世界的稳定离不开中国
D、美国承认新中国的发展壮大
这些材料说明中美关系从建国初到70年代发生了何种变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材料一:70年代美国还深陷在越南战争之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削弱了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这一阶段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了。
-----《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1971年7月,尼克松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苏联和美国,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①70年代美国处于美苏争霸劣势,为应对来自苏联的共同威胁。
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发生变化。
1、原因:
材料三:
1969年3月2日,中国和苏联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珍宝岛上发生冲突。在珍宝岛冲突中,双方都动用了正规军,尤其是苏方甚至动用了火力强大的“冰雹”式火箭装置。最终,中国军队获得胜利。之后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直至正式破裂。
③中苏关系破裂,中国需要进行战略转变。
由此可见,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国家利益
那么,中美关系怎样一步步缓和的呢?
庄则栋送给科恩一幅杭州织锦黄山风景画
(1971年,31届日本世乒赛奇遇)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2、过程:
1972年2月,周恩来在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尼克松。
主动握手说明了什么?
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
①试探之旅—
②旋风之旅—
③破冰之旅—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1979年
1971.7
1972.2
影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联合公报》
《中美建交公报》
⑤
1979年邓小平访美
1.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台湾问题
解惑释疑
2.1992年9月,美国总统以国内因素为由,不顾历届政府做出的承诺,宣布售予台湾150架F-16战斗机的决定。
3.2001年3月,美国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提出反华人权议案。
4、2019年5月9日,美国政府宣布,自2019年5月10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由10%提高到25%
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1、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外贸升级转型;
3、用协商谈判的方式谋求政治和解;
4、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国内市场;
5、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时间:
事件:
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2.中日建交
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3.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举措
布局
三、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
全方位外交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1979年,中美建交
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
加入WTO、一带一路、APEC、AIIB、BRICS、G20……
时间
外交成就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
影响外交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国家实力
国际形势
意识形态
外交才能
……
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1、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3、外交官们的努力……
总书记寄语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需要中国。国际社会携起手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把我们这个星球建设得更加和平、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