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及平行相似法
27
相
似
学习目标
教学分析
1.经历探究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的过程,
获得探究数学结论的体验,进一步发展探究、分析、归纳
与交流的能力。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
会运用定理及其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
导入新课
1.相似多边形的特征是什么?
2.怎样判定两个多边形相似?
3.什么叫相似比?
导入新课
4.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如果∠A
=∠A1,∠B=∠B1,∠C=∠C1,
=
=
,
那么△ABC与△A1B1C1相似吗?
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相似三角形的边、角
对应关系
合作探究
如图,已知△ABC
∽△DBE,相似比为k.
则∠A=∠D,∠ABC=∠_____,∠C=∠_____;
活动
1
合作探究
思考:
你能根据教材第29页图27.2-2中的两个图
写出成比例线段吗?
对于相似三角形而言,
又如何寻找其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与“相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是什么?
由此得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又是什么?
合作探究
当两个相似三角形用符号“∽”表示时,对应顶点已经给出,
即相应位置上的点是对应点,由对应点可以写出对应角、对应边.
一般地,最大边与最大边是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是对应角,
公共角或对顶角是对应角;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
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
反思小结
合作探究
1.
已知△ABC∽△A′B′C′,相似比为3∶5,
且∠A=60°,∠B=36°,
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_________,
∠C′=______°.
3
:
5
84
针对训练
1
合作探究
2.
如图,△ABC∽△CDE,B,C,D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AB=6,BC=2,DE=4,求BD的长.
解:BD的长为14.
合作探究
探究点二
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30页下方“思考”.
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AB
的中点,
DE∥BC,DE
交AC
于点E
,△ADE
与△ABC
有什么关系?
A
B
C
D
E
直觉告诉我们,△ADE
与△ABC
相似.
我们通过相似的定义证明这个结论.
活动
2
合作探究
先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ADE
与△ABC
中,∠A=∠A
∵
DE∥BC
∴
∠ADE=∠B,∠AED=∠C
再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
过点E
作EF∥AB,EF
交BC
于点F.
在
BFED
中,DE=BF,DB=EF
A
B
C
D
E
F
1
2
合作探究
∴
AD=EF
又
∠A=∠1,∠2=∠C
∴
△ADE
≌
△EFC
∵
AD=BD=
AB
∴
AE=EC=
AC
DE=FC=BF=
BC
这样,我们证明了△ADE
和△ABC
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所以它们相似,相似比为
.
合作探究
改变点D
在AB上的位置,继续观察图形,
进一步想△ADE
与△ABC
是否存在着相似关系.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
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合作探究
A
B
C
D
E
F
证明:
过点E
作EF//AB,交BC
于点F
∴
,
.
∵
DE
//BC,DF
//AB
.
合作探究
∵
四边形DEFB
是平行四边形,
∴
DE=EF
.
∴
.
∴
.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
和其它两边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
过点D作与AC平行的直线与BC相交,
可否证明△ADE∽△ABC?
如果在三角形中出现一边的平行线,
那么你应该联想到什么?
合作探究
过点D作与AC平行的直线与BC相交,仍可证明△ADE∽△ABC,
这与教材第31页证法雷同.
题目中有平行线,可得相似三角形,
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可列出比例式.
反思小结
合作探究
针对训练
二
3.
如图,在△ABC中,
DE∥
BC,则△______∽△______,
ADE
ABC
对应边的比例式为
=
=
.
合作探究
4.
如图,在△ABC中,EF∥
BC,
AE=2cm,BE=6cm,BC=4cm,
EF的长为_______.
1cm
合作探究
5.
如图,在□ABCD中,EF∥
AB
,
DE∶EA=2∶3,EF=4,求CD的长.
解:CD的长为10.
课堂小结
概念、
性质
1.
相似比为1的两个三角形_______.
2.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
.
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
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
.
4.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三角形
.
全等
相等
相等
相似
课堂小结
方法、
规律
基
本
图
形
常见
证明
过程
易错点
DE∥
BC
∵
DE∥
BC,∴△ADE∽△ABC.
上方基本图形中,不能由DE∥
BC直接得到
和
A.
=
B.
=
C.
=
D.
=
巩固扩展
1.
如图,AD∥EF∥BC,下列比例式不成立的是(
)
C
巩固扩展
A.仅小聪对
B.仅小明对
C.两人均对
D.两人均错
那么你认为(
)
2.
如图,在△ABC中,DE∥
BC,小聪认为:
∵DE∥
BC,∴
=
;
小明认为应是:
∵DE∥
BC,∴△ADE∽△ABC,∴
=
.
B
巩固扩展
3.
如图,若△ABC∽△DEF,
则∠A的度数为
_____,
DF=___.
105°
3
4.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BC=OB,CE是⊙O的切线,切点为D,过点A作AE⊥CE,垂足为E,
则CD∶DE的值是_______.
2
巩固扩展
5.
如图5,已知菱形ABCD内接于△AEF,AE=5cm,AF=4cm,
求菱形的边长.
解:菱形的边长为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