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单元测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5-15 20:4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整章水平测试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五边形的内角和为____。
2、在 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200°,则∠A=____。
3、如果矩形一条较短的边是 5,两条对角线的夹角是 60°,
  则对角线长是____。
4、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 12 和 16,则它的边长为____。
5、如图,正方形的周长为 8cm,则矩形EFCB的周长为____。
6、两条对角线____________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7、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它的两底分别为 15cm,19cm,
  则它的腰长为_____。
8、顺次连续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组成____四边形。
9、如图,一张矩形的纸片,要折出一个正方形,只要把一个角沿折痕AE翻折上去,使AB和AD边上的AF重合,则四边形ABEF就是一个正方形,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
10、如图,请写出等腰梯形ABCD(AB∥CD)特有而一般梯形不具有的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多边形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 2 倍,则它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3、四个内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14、符合下列条件的四边形不一定是菱形的是(  )
  A、四边都相等 B、两组邻边分别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D、两条对角线分别平分一组对角
15、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CD,则∠C=(  )
  A、30°   B、45°   C、60°   D、75°
16、如图,延长正方形ABCD的一边BC至E,使CE=AC,连结AE交CD于F,则∠AFC的度数是(  )
  A、112.5°  B、120°  C、122.5°  D、135°
17、矩形的边长为10 cm和15 cm,其中一内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为( )
(A)6 cm和9 cm (B)5 cm和10 cm
(C)4 cm和11 cm (D)7 cm和8 cm
18、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 )
(A)1对 (B)3对 (C)2对 (D)4对
19、菱形周长为20 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6 cm,则菱形的面积为( )
(A)6 (B)12 (C)18 (D)24
20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
A.正三角形 B.正方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三、解答题
21、(9分)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P是AD中点.
求证:BP=PC.
22、(9分)已知:如图,AD∥BC,ED∥BF,且AF=CE.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3、(9分)等腰梯形一底角为60°,一条长为2 √3cm的对角线平分这个角。求此梯形的周长。
24、(9分)Rt△ABC中,∠C=90°。CD是AB边上的中线,过A作CD的平行线,过C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E。
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25、(12分)等腰△ABC中,AB=AC,D为BC上的一动点,DE∥AC ,DF∥AB,则DE+DF是否随D点变化而变化?若不变化请证明。
26、(12分)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为AB上一点,△ADE和△BC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CD、DA的中点分别为P、Q、M、N,试判断四边形PQMN为怎样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一、1、540° 
2、100°  
3、10  
4、10  
5、4cm  
6、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7、4cm  
8、平行  
9、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10、AD=BC,∠A=∠B,AC=BD
二、11、C
12、B
13、A
14、B
15、C
16、A
17、B
18、B
19、D
20、D
21、在梯形ABCD中,AD∥BC,
∵ AB=DC,
∴ ∠A=∠D.
∵ P是AD中点,
∴ AP=DP.
在△ABP和△DCP中,
∴ △ABP≌△DCP.
∴ PB=PC.
22、在△ADE和△CBF中,
∵ AD∥BC,
∴ ∠DAE=∠BCF.
∵ ED∥BF,
∴ ∠DEF=∠BFE.
∴ ∠DEA=∠BFC.
∵ AF=CE,
∴ AE=CF.
∴ △ADE≌△CBF.
∴ AD=BC.
又 AD∥BC,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23、∵∠ABC=60°,BD平分∠ABC,
∴∠DBC=∠ABD=30°,
又∵∠C=∠ABC=60°
∴∠BDC=90°
在Rt△BDC中,BD=2 √3
∴CD= BC=2,BC=4
AB=CD=2
而AD∥BC,∠ADB=∠DBC=30°
∴AD=AB=2
∴AB+BC+CD+DA=2+4+2+2=10,答:此梯形的周长为10cm。
24、∵AECD,CEAD,
∴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D=1/2AB=AD
∴四边形ADCE是菱形
25、不变化。  
∵DE∥AC,DF∥AB 
∴AEDF为平行四边形  
∴DF=AE  
又∵AB=AC
∴∠B=∠C  
∵ED∥AC  
∴∠EDB=∠C 
∴∠B=∠EDB  
∴ED=BE
   ∴DE+DF=AE+BE=AB
26、四边形PQMN为菱形.证明如下:
如图,连结AC、BD.
∵ PQ为△ABC的中位线,
∴ PQ AC.
同理 MNAC.
∴ MNPQ,
∴ 四边形PQMN为平行四边形.
在△AEC和△DEB中,
AE=DE,EC=EB,∠AED=60°=∠CEB,
即 ∠AEC=∠DEB.
∴ △AEC≌△DEB.
∴ AC=BD.
∴ PQ=AC=BD=PN.
∴ □PQMN为菱形.
A
D
B
C
A
E
F
B
G
C
D
A
B
C
D
A
B
E
C
D
F
A
D
F
E
C
B
A
B
D
C
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