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花之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花之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9 10: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上册
《花之歌》教学设计


《花之歌》






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能够掌握重点字词。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赏析本文从不同方面对花的描写。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含义。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诵读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可以有感情的诵读,从而了解诗歌主要的内容。于是赏析课文是我们合作探究的难点。还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追求光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深邃,感悟文章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教学难点
体会借物喻人,寄托诗人心中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体验隐趣,导入新课。读诗谜,猜猜“我”是谁。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是星星,从苍穹附坠落在绿茵中。?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这里的“我”是谁呢?给出谜底,“我”是花,小结入课。考查预习情况:作者,生字词1.纪伯伦
(?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3038396&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sogou.com?/?_blank?)(1883-1931)是黎巴嫩阿拉伯诗人。代表作品有《先知
(?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4496294&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sogou.com?/?_blank?)》,《论友谊
(?https:?/??/?baike.sogou.com?/?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694887&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sogou.com?/?_blank?)》。2.摇曳
旖旎
馥郁
婆娑
顾影自怜
孤芳自赏(PPT出示拼音及解释)自主朗读,读出韵味。
现在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诗,有谁能够有为大家朗诵一遍?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现在老师给大家布置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过后,由小组代表来给大家进行讲解,小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1.1-4段中作者将“花”比作什么?
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2.1-4段中每个对“花”的比喻都说明了什么?大自然的话语:花开花落,循环往复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的星星:花的形貌和生长环境诸元素之女:四季变化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用途3.第六段中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好处:运用比喻及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4.5-7段中描写的主要内容?从哪体现出来?
“花”的幸福生活。晨风、群鸟、琼浆、芳草联系背景,读懂诗情。5.第七段中最后一句“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中的“哲理”指什么?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有孤芳自赏。6.想一想,最后两段表现了花怎样的精神特质?
表现了“花”积极乐观,不自命清高,追求光明的品质。教师总结:从最后一段,我们看的出来作者是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学们,你们从花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品质呢?
这种用花来比喻人的写作手法叫做借物喻人,那么在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可以用来比喻人呢?(学生自由回答)同学们也可以将这种写作方法运在以后的作文中。7.了解了全诗的思想感情后,在让我们重温一遍课文吧(有感情的朗读)作业运用文章当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来仿写一段文字。




花之歌
纪伯伦
形貌环境
四季变化
日常用途
幸福生活
积极乐观,追求光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