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学习中心句子的运用,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
2.体会词语的特点,学习词语的运用。
3.学会根据句子意思补充句子。
4.熟读并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培养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学完了,我们有了许多收获。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二、交流平台。
1.同学们,你们发现中心句是怎样运用的吗?
(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2.这样的句子用什么作用呢?
3.学生交流。
(1)找到这样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三、识字加油站
1.师生一起看词句段运用。
(1)老师引导学生:下面两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蝌蚪 飞蛾 螃蟹
鲤鱼 鲫鱼 鲨鱼
(2)学生交流。
2.出示会认字:“蝌、蚪、蛾、鲤、鲫、鲨”
指导学生读字:强调“果然”重读,读出列宁的惊讶。
四、词句段运用
1.师生一起看词句段运用。
(1)老师引导学生: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2)学生交流。
选择两个词语写句子。
懒洋洋——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乱糟糟——几天没有打扫房间,令得房间里乱糟糟的。
2.学习补充句子。
(1)出示句子:车站的人可真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人多的场面。
(2)出示句子: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指导学生补充的内容:写出夏天的场景。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中心句
识字加油站 蝌、蚪、蛾、鲤、鲫、鲨
词句段运用 补充句子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很久以前,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出示李白头像)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你会背哪一首,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范读古诗,读后让学生评价。
2.配乐再读古诗,让学生评价读得怎样。
过渡,听完古诗,你一定也想读对吗?试一试读。
3.生自由读古诗。
读时要求:读正确,通顺。
4.指名读,齐读。
5.学习多音字“发、朝、还、重”进行区别字间,分别口头组词。
三、品读古诗,感情意境。
过渡:让我们再深入的读一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
1.出示古诗内容。
2.指名读前两行。
3.提问: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多远的路?要多长时间到?板书:白帝城——江陵
4.问:从诗中看出李白什么感受?
5.师述:白帝城在山顶最高处(指图)从白帝城返回江陵有一千多里水路,因为李白急着回家,把好消息告诉家人所以试着用高兴的心情去读前两行。
6.齐读前两行。
7.指名读。
师述:诗中的“一日还”“万重山”是李白的夸张的手法,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危楼高百尺”等诗句都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
8.指导朗读全诗。
四、再次朗读,升华情感。
过渡:这么美的诗还想读吗?
1.打节奏朗诵。
2.表演读。
3.配乐朗读。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国是诗的国度,朗读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最高峰,课外同学们多收集一些唐朝的诗读一读好吗?
板书设计:
早发白帝城
辞 还 啼过
白帝城-------------------江陵
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