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是这一单元的小结课。本课重在归纳学生在养蚕过程中的所看、所思、所疑,并引导学生从中以及与蝴蝶一生的对比中发现昆虫都存在变态特征,从而抽取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目标:昆虫的变态。教材在要求学生回顾经历、总结得失、交流发现与体会的基础上,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与蝴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但身体结构大致相同: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从而概括出昆虫的特征。
学情分析:从蚕卵到蚁蚕,在学生们的精心喂养下,蚕一天天长大,经历了四眠五龄,终于吐丝结茧、羽化而出,又交配产卵,留下了后代。从布置任务到今天的交流会,伴随着蚕宝宝的一生,学生度过了30多个忙碌的日夜,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通过养蚕,他们亲近生命,了解生命,感受生命,更加珍爱生命;通过养蚕,他们实实在在地经历了一次做科学的过程,他们有很多观察记录需要展示,有许多发现和感想需要交流。
教学目标:
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
2、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研究。
3、知道蚕和蝴蝶一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汇报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开展本次活动,让学生整理好自己本组交流的资料,准备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时间比较少,不可能在课上直接整理自己的材料。因此,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准备,发现自己不足的方面,通过书本、网络、询问家长进一步完善。)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今年养过蚕的同学请举手;现在你的蚕还养得好好的同学请举手。”
(设计意图:养蚕是一个中长期的主题活动,有些同学很难长时间的去饲养,因此,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灌输“蚕也是有生命的,要像对待客人一样待它们”这种珍爱生命的思想,也为本课的交流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二、交流、总结:
1、在养蚕过程中,你发现蚕经历了哪些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说后画)
展示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对蚕的了解,特别是蚕的一生变化是本节课的一个知识目标。因此,可以有意识的引领学生从这方面开始,否则学生能够介绍的内容太多,反而无从下手。)
2、在养蚕过程中,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
(设计意图:教师作为组织者,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舞台。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形成的研究结果,远远超出教师的设想范围,不管是从知识层次的,还是从情感方面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情感。)
三、总结蚕的一生,形成“变态”概念。
1、展示学生画的“蚕的一生”的图画,播放养蚕的视频。
2、讲解:像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3、提出问题:还有哪些小虫子与蚕蛾的情况相似?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4、小结:像蚕这样的小虫子就叫昆虫。
5、提问:昆虫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总结。
四、课堂小结:
本课总结:在这一个月中,大家都付出了相当的爱心,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甚至有的同学还流了好多伤心的泪。但这些付出都是有价值的,我们了解了蚕的一生,知道它们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它们用这短暂的一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愿你也可以像春蚕一样,默默的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你的力量!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观察,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拓展:了解更多昆虫的有关资料。
教学反思:本课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养蚕方法。对蚕的生活习性也有一定的研究,基本了解了蚕的一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会测量、会记录,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反思。
在蚕卵的孵化过程中,学生的研究热情最高。由于是刚刚参加实践活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深入。等待孵出与孵出时的喜悦,都在学生的日记中得到充分反映。从蚕卵获得的途径。蚕卵的形状,蚕卵的大小,第一条蚕宝宝孵化出来的日子。学生记录得也较详细。
在蚕宝宝研究过程中,由于学生跟踪研究的时间较长。而蚕的变化又不大,蚕每天吃桑叶的数量由先前的半片不到增加到2-3片。蚕越来越能吃,常常掏出零花钱为它买桑叶。粪便也越来越多,每天得为他当清洁工,清理粪便。于是,学生的研究热情有所下降。有些学生由于缺少桑叶,就渐渐的把蚕给饿死了。
在抽丝这一部分,学生的热情不是很高。他们得到了蚕茧都很喜欢,但都不想把它破坏掉。后来,我问学生:人们养蚕宝宝是为了什么?学生才同意抽丝。
在经验交流过程中,学生也比较投入。但是,不少同学是初次上台展示,显得比较紧张。但每个人都在课中得到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的成功的经验,也正是学生以后投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