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自然的声音》
教学目标:
1.会认“奏、伟”等7个生字;会写“演、奏”等12个生字。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2-3自然段;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
有关风、水、动物的资料、词语、句子幻灯片,水流、森林声音录音,小鸟、小虫和蝈蝈头饰。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开课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听这些声音。(播放大自然的音乐)
2.听完后交流: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这些都是来自大自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
导入语:同学们,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有花、有草、还有蝴蝶、小鸟等动植物,这是看到的。大自然里还能听到什么呢?你们可要听仔细啦!(看大屏幕,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同学们可真会倾听。大自然里除了刚才听到的声音外,还有哪些声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课文语言文字中去感受那来自大自然的美妙声音!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大自然的声音》。板书课文题目。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大自然的声音多么美妙!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转。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美妙
第二自然段:演奏(zòu)翻(fān)动 呢喃(nínán)细语 雄(xióng)伟
第三自然段:打击(jī)汇聚(huìjù)汹涌澎湃(xiōngyǒngpéngpài)
波澜(lán)壮阔(kuò)
第四自然段:叽叽喳喳(zhā) 散步 蝈蝈(guōguo)
4.检查自学情况
(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1)会认字
提示:奏:声母是z,不是zh;
阔:读四声,不读第二声,也不能只读里边部分;
喳:声母是zh,不是ch, 也不能只读右边部分。
点拨:联系生活,学习“汇、喳”。
(2):会写字
观察生字结构:
(1)“演、滴、场、鸣”都属于“左窄右宽”;
(2)“柔”上面不要写成“予”不要忘记还有一撇;
(3)“器”中间不要少一点;
(4)“受”下面是“又”字;
(5)“琴”下面没有一点。
5.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请同学们轻轻翻开书37页,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6.检查反馈:
(1)要去参加大自然的音乐会,听那美妙的声音得带上这群小伙伴。认识他们吗?自由读一读。
演奏 温柔 雄壮 充满 威力 呢喃细语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
淙淙 潺潺 哗啦啦 唧哩哩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2)先看第一行,谁愿意读?
(评:你不仅字音读得准,而且声音非常响亮。)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遍?全班一起读一遍。
(3)再看第二行词,谁来读?
(评:他的字音读得很准,尤其是“呢喃”鼻音读得很准。)全班一起读“呢喃细语”。
师:你们看,呢喃这两个字都是什么旁?表示与什么有关?怎样说话才是呢喃细语呢?我们去听听。
(课件)两只小鸟挨在一起,轻轻的、柔柔的说话,这就是“呢喃细语”,全体女生读。
师:再来看这四个字,都是什么旁?说明什么?(水多)我们去看看。
(课件)海浪猛烈地拍打着礁石,声势如此浩大,真是“汹涌澎湃”,全体男生读。全班一起把这些词连贯地读一遍。
(4)这些词谁会读?
(评:这位同学的平舌音和翘舌音读得很清晰)来,请这一大组的同学读。这些词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表示声音的词,我们把它叫做——象声词。这些象声词读起来可有节奏了,声音听起来美妙极了(老师范读),请全体女生带着男生读。
四、整体感知
1.现在字音读准了,让我们把这些小伙伴带入到文中,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你知道了什么?【随机板书:风 水 动物】
2.大家真会读书。文中写了大自然里的风、水、动物都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其实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况了全文的所有内容,齐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美妙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那么风的声音美妙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这一段有几句话?
2.是哪四句话呢,下面老师想请四位同学来给我们一句一句地读。
3.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一句话,看你读懂了什么?(说一个信息读一遍)他是在哪里演奏手风琴?
你们看,作者把风比喻成了一位——音乐家,他在森林里演奏着——手风琴!那么风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下文。
4.出示:“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1)哦,他是这样翻动着手风琴,就能演奏出不同的歌曲啦!请你把这句话再读一遍。
(2)还有谁来读?原来风是这样演奏手风琴的,就像人一样。
(3)他用手风琴还演奏了怎样的乐曲呢?
5.出示:“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三句,看你知道了什么?
(2)柳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你来读。梧桐树叶发出“唰唰”的声音,你来读。
(3)你们还知道了什么?春天来了,树叶长得嫩绿嫩绿的,女生就是春天那柔柔的声音,来女生齐读这句。秋天来了,那一片枫树叶都变红了呢,来那一大组读。冬天来了,男同学就像松树叶那样依然挺拔,发出深沉的声音,男生齐读。
(4)这里用了四个“不一样”(课件将“不一样”点红),风这位音乐家可真了不起,用不同的乐谱奏出不同的乐曲。真是——生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6.除此以外,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还用他的手风琴演奏出怎样美妙的乐曲呢?
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微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吗?谁来模仿一下?
(2)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评:你的声音多柔和呀,多舒服啊!)还有谁来试试?再轻一点?全班来试试!
(3)你们听,这声音轻轻柔柔的,就像两个小朋友在小声说话一样,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微风部分?
指一人读,(评:他的手风琴演奏的乐曲可真轻柔呀。)
(4)还有谁愿意来演奏?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多么美妙的声音呀!让我们仿佛看到微风拂过的情景。还有哪些同学愿意来读,举手的同学一起来读。
(5)同学们,微风给我们的感觉竟是如此温柔(板书:温柔),那狂风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学一学狂风吹起的声音?
(6)学生模仿“呜呜呜”的声音。评价:你瞧,狂风吹起来了,你这棵小树怎么就没激动起来呢?小树激动起来是什么样子?大家做一做。
(7)狂风吹过来了,风声越来越大,森林的小树们都高兴起来了,兴奋起来了,激动起来了,这是一首多么有力量的乐曲啊!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狂风部分?
狂风吹得更猛了,你们这一大组读。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了,全班一起读。
(8)多么有力量的声音啊,这真是一首雄壮而激荡人心的乐曲。
板书:雄壮
(9)大自然里的风,有时是轻轻柔柔的,有时是雄壮而充满力量的,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句完整的读一读,女生读“微风”部分,男生读“狂风”部分。准备好了吗?
7.小结
(1)风真是一位可与贝多芬媲美的音乐家呀!既会演奏舒缓的小夜曲,又能合奏出雄浑的交响曲,让我们发现大自然的风声原来如此美妙。
(2)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微风的声音,狂风的声音还有翻动树叶的声音,实际都是在围绕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写,我们把这样的第一句话叫做总起句(课件显示“总起句”),后面的三句话都围绕着这句话,在具体的描写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用他的手风琴演奏了哪些美妙的乐曲,我们称作分述句(课件显示“分述句”)。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写法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的构段方式称为总分的构段方式(学生说一遍“总分的构段方式”)。这样写可以让我们的文章读起来更加优美传神。
8.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在书上画出总起句,写上总起句和分述句,还在第二自然段的下面写上总分的构段方式。
9.下面让我们合作读读这个自然段,老师读第一句总起句,你们读后面的分述句,让我们在读中进一步感受风演奏出的美妙声音(配乐)。
孩子们,在作者的描写下,使我们感到风所发出的美妙声音真是太令人陶醉了!
五、感知第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
1.除了风以外,水的声音又如何美妙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画上横线。
2.你真棒,这么快就掌握了这节课学的新知识,全班一起把总起句读一遍。那么这段话同样是——总分的构段方式。
3.作者又是怎样围绕这一个总起句具体描写水的美妙声音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吧!
六、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过渡语:上节课我们交了一个新朋友——大自然,他的家族里有好多无师自通的音乐家和歌手。今天,他想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场特殊的音乐会。不过,要去参加音乐会,听美妙的声音,还得带上这群小伙伴。
2.出示词语:
呢喃细语 温柔 雄壮 威力 汇聚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敲敲打打 轻轻柔柔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叽叽喳喳 唧哩哩 哗啦啦 淙淙 潺潺
(1)指导读好两组词。
(2)第二组词都是描绘事物声音的词,叫象声词。你能说一两个这样的词吗?
3.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
(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
二、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1.把你认为描写声音美妙的句子画下来,美美地读一读。
2.全班交流:大自然的声音怎么美妙呢?谁先来说说,你喜欢哪种声音,再读读你画的句子。这一部分中,依照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入境想象,美读感悟。
(一)关于风的声音(大胆想象,美读悟妙)
1.指名朗读画出的句子,我们一齐来感受风声的美妙。
(出示相关句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风声怎么美妙呢?谈谈自己的感受。
(2)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学生说出“风、水、动物”的声音,教师相机板书)画面:跟随着 风,一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学生谈体会,抓住“轻轻柔柔” “呢喃细语”来体会微风的温柔;“激动”“力量”“威 力”体会狂风的雄壮,从而感受到风声的美妙。边指导有感情朗读。
(指名读,评议,再读)
(4)我们男女生配合读:女同学是温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教师适时用手势画 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2.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美妙。风吹过,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又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1)学生朗读句子,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同一树叶、不同树叶、不同季节都会有不同的声 音。
(2)师生合作读。
3.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说,风是-----(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 风琴。(板书:手风琴) )
4.小结:风真是一位天才的音乐家呀!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雄壮的交响乐,风声 是多么美妙。
(二)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知,美读悟趣)
1.还有谁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为什么这样说?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
(板书:打击乐器)
3、指名读,出示句子: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 的声音。
(1)指名读,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小雨滴落在哪儿?
(2)谁来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声音的延续或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声音)引 导学生说出雨滴会落在哪儿,发出怎样的声音。 (劈劈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 当等)
(3)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谁能读出来?
4.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
(会唱歌)想听水的歌唱吗?
播放水的声音,学 生说说自己自己听到的声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水声的变化,水流量的变化,理解“汇聚”“汹涌 澎湃” “波澜壮阔” )指导朗读。
(3)师生小组合作朗读:
1组同学读小溪的句子,1、2 组同学读河流的句子,1、2、3 组读大海的句子,最后一句话老师读。
(三) 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1.听到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玩的打击乐,动物们是歌手,(板书:歌手)他们也来到音 乐会上一展歌喉。谁来说说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
2.出示句子: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在水塘边散步,听听唧哩哩唧哩 哩的虫鸣;坐在一棵树下,听听蝈蝈的歌唱。你知道它们唱得是什么吗?他们的歌声好像告 诉我们“我在歌唱,我很快乐!”
(1)指名读。
(2)谁想当这些小动物,来演一演。(学生模仿相应动物的叫声)
(3)情境互动。师:小鸟(小虫、蝈蝈),你在唱什么呀?学生扮演小动物回答。
(4)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动物的叫声,谁来学着叫一叫。
(5)这些小动物都在歌唱,它们都很快乐。谁能快乐地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6)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
齐读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写法
1.对照黑板,总结全文:大自然的声音用书中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呢?(美妙)
2.同学们,我们听了风之曲水之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那么,你最 喜欢哪一部分呢?自己练习背一背。
3.回顾二三四自然段,发现每一段都围绕着第一句话在写。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2.3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大自然的声音真是太美妙了,你们喜欢吗?大自然包罗万象、丰富多彩,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六、想像拓展,课外延伸。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把你有趣的发现写下来吧。
七、板书设计:
21.大自然的声音
风 温柔 雄壮
美妙 水
动物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