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海底世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海底世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19 20:4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底世界
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
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用通俗的语言,向人们介绍了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本文在表达上突出特点是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心部分的每一个段落都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课文这样的结构使阅读变得十分方便。课文介绍了海底相关的知识,语文生动形象,并且运用了拟声词描写海底动物的声音,一连串的比喻和排比,让我们对海底世界的声音有了感性的认识。
3.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语文学科显得尤为重要,本班学生共有37人,通过对学生平时的观察,结合上学期的学习表现,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但是总体学习基础不够扎实,两极分化距离较大。同样一篇课外阅读作业,最快的学生与最慢的学生在完成时间上相差近一倍的时间,并且做的慢的质量还不高。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要一课一得,将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通过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使学生的阅读整体水平得以提升。
【教学目标】
认识10生字,会写12个生字,会读多音字“差”。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4.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通过听读课文,朗读课文,使学生掌握会写和会认的字词。
评价任务2:针对目标2,文本以问号开头,结尾作答,可以从问题开头和结尾入手,学习总分总的结构。。
评价任务3:针对目标3,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合作探究,重点了解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
评价任务4:针对目标4,通过理解课文,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赋予生命的,我们应该尊重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悟海底世界使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难点: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突破措施:1.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和合作探究中,感悟海底世界的奇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海底世界的热爱,从而激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生答:湛蓝、广阔、风平浪静、波涛汹涌......  
2.师小结: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课件出示课题)(板书:海底世界)提醒“底”字下面有个点。请大家齐读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生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1.认识10生字,会写12个生字,会读多音字“差”。
2.学习总—分--总的结构,学会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3.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
4.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先学环节(或先教环节)
(一)自学指导
围绕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文《海底世界》内容。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3.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自学检测(评价任务一)
1.(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现在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读一读.











师:其中藏着一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课件出示“差”多音字组词)
把生字放到词语中,小老师带读词语。
出示本课生字,并重点讲解易错字的书写。
三、后教环节(或后学环节)
(一)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评价任务二
默读课文,找一找,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课件出示默读要求及第一自然段)(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相机出示最后一自然段,中心句。)
评价任务三:师:同学们,海底对我们来说,一直是非常神秘的世界,大家想不想化身为潜水员,到海洋深处去看一看啊?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或者做简单批注。
2.说一说,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概括,
海底的光线
海底动物的声音
海底动物的活动
海底植物的差异
海底矿藏
具体讲解:
1.光线:黑暗,有光点
过渡语: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是什么样的?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课件出示句子)
师:“依然”是什么意思?(仍然)原来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波涛澎湃,也不像海面那样光线十足,越往下越黑。
师:海底有光吗?读读相关句子师
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宁静,黑暗,却有着点点星光,这多么神秘,多么奇异啊!让我们不由的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啊!
2.声音
过渡:海底真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吗?有什么声音呢?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用波浪线勾画出来。(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课件出示句段)
师总结:同学们,深深的海底一片安静,而当我们带上水中听音器,却能感受到各种格样的声音,这多么奇妙啊,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的世界。
3.动物活动方法(动物多)
(1)合作探究,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围绕哪句话写的?中心句
(2)这段话围绕中心句写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法?
(3)他们的活动方法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出示表格)
齐读第4自然段。
师总结:刚才,我们认识了5种海底动物,发现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这一段话先概括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再从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具体展开写。有总有分,条理很清晰。这就是总分的构段方式—先概括后具体(先总后分,总分的构段方式,围绕一个中心再展开,把对象写清楚)。
4.植物差异(植物多)
讨论第5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海底植物的差异?
作者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来写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先总后分的写法。
师总结:多种多样的植物,把海底点缀成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5.矿产资源丰富
快速读第6自然段,说一说有哪些资源。
师总结:现在海上建立了很多石油钻井平台,而人类开采的资源却是海洋矿产中及其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得不说,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
评价任务4:今天,我们跟作者一起畅游了海底世界,多么奇妙的海底世界啊,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啊,这也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赞美!这也是赞美海底,赞美大海,赞美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着赞美之情,在读一遍课文吧!
质疑问难,巩固所学
总结讨论: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当堂训练
(一)当堂训练
1.把海底动物和它们的活动特点连接起来(评价任务3)
海参
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
梭子鱼
靠肌肉伸缩爬行
贝类
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乌贼和章鱼
巴在轮船底下航行
给多音字组词。(评价任务1)


自我反思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通过图片出示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但是部分同学出现了看热闹的心态,没有进行思考。
教学总结:
附: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光线(黑暗,有光点)
声音
物产丰富:动物活动方法(动物多)
植物差异(植物多)
矿产资源丰富
【教后反思】
学生的朗读还不充分,对课文掌握还不够熟悉,说明学生对预习这项学习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不知道该预习什么。
整堂课缺少针对性的评语。
教师没有加入到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这一点还有待加强。
Cān


Shēn


Cēn(
)
Zàng
(
)
Cáng
(
)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