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宁、惹”等8个生字,会写“灰、雀”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灰雀、养病、谷粒”等11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有关列宁的资料。
2.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的视频和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2.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的视频。
二、揭示课题,初读感悟
1.瞧!灰雀来为我们讲述一个有关列宁的故事了,让我们热情地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2.板书课题:灰雀。
(1)读题,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为了这可爱的灰雀,列宁和一位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美美地读一读吧。
3.教师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段读。
教师教师相机出示每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惹(rě)人喜爱 仰(yǎng)望 面包渣(zhā)
第五自然段:或者(huò zhě)
第七自然段:可惜(xī)
第十三自然段:诚实(chéng)
4.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可惜:值得惋惜。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灰、雀、养、谷、粒、男、或、者、冻、冷、惜、诚、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粒、冻、冷、惜、诚”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属于“左窄右宽”,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男”是“田”加“力”组成的字,下面要宽一些。
“者、惜”它们都有“日”,但其具体形状不尽一致;
“灰、养、谷”撇捺要舒展。
“或”和“者”,要注意具体笔画、笔形的特点。
“实”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讲评字写得又漂亮又端正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教师播放《我是一只小小鸟》视频。
在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这节课我们唱着歌曲一起走进课文。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请大家小声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可以用笔画一画。
2.全班讨论: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爱它们。)
板:惹人喜爱
3.课文是怎样说灰雀惹人喜爱的?
出示句子:
(1)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
(2)它们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哪个句子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呢?(引导学生说出有了这两个词语,句子就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能写出灰雀惹人喜爱。)
4.指导朗读句子(1)。
5.灰雀这么惹人喜爱,课文是怎样说列宁非常喜爱它们的?
板:列宁每次……都要……还经常……
(二)讲读第二自然段至最后。
1.灰雀这么惹人喜爱,列宁非常喜欢它们。课文还写了哪些人喜爱灰雀?
板:男孩
2.仔细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至最后,特别是小孩说的话。
思考: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后来到哪里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句子里看出来的?
3.全班讨论:
(1)灰雀后来到哪儿去了,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③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④“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
板:“没看见”
(2)灰雀又是怎么回来的,你从哪些句子看出?
①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②“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的说。
板:“一定会飞回来”
(3)男孩为什么把灰雀放回来?(引出列宁自言自语的话。)
出示句子:
①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②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问:哪个句子更能写出列宁发现那只灰雀不见了,觉得很惋惜?(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句更能充分体现列宁非常喜爱灰雀)
指导朗读句子①
4.指导朗读对话。
(1)同位分角色练读。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班按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部分。
5.小声自由读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思考:课文是怎样写灰雀回来的?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板:果然。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6.质疑。
三、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扩展延伸
1.这个小故事写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感动了男孩,使男孩主动送回灰雀,也告诉我们有了错误承认了、改正了,就是诚实的孩子。说说你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2.个别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名人故事。
板书设计:
3 灰雀
列宁 感化 男孩
爱护
喜爱灰雀
经常看灰雀 捉灰雀
寻找灰雀 放灰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