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下表面积的变化 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沪教版五年级下表面积的变化 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19 16:5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面积的变化
沪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五年级第二学期
1cm
1cm
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有6个面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1cm
1cm
口答:棱长 1cm 的正方体。
1. 每一个面的面积是( )。
2. 表面积是( )。
3. 体积是( )。
1cm?
S= a? = 1cm?
6 cm?
S= 6a? = 6cm?
1cm?
V= a? = 1cm?







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了。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了。



体积不变,表面积变了。



用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左右重叠
上下重叠
用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左右重叠
上下重叠
2个面
2个面
2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
拼成后长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个数
2
2个面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数量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用两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正方体的个数
2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用三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3
2
4
18
14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了原来几个面的数量
正方体的个数
2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原来面的数量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用四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3
2
4
18
14
4
3
6
24
18
正方体的个数
2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原来面的数量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用五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3
2
4
18
14
4
5
3
6
24
18
4
8
30
22
= 拼合的正方体个数 - 1
接缝数
减少的
面的数量
= 2×接缝数
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
= 原正方体表面积之和 - 减少几个面的面积
正方体的个数
2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原来面的数量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3
2
4
18
14
4
5
= 拼合的正方体个数 - 1
接缝数
减少的
面的数量
= 2×接缝数
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
= 原正方体表面积之和 - 减少几个面的面积
6
3
6
24
18
4
8
30
22
5
10
36
26
6 - 1= 5
2×5 = 10
36 - 10×1= 26
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正方体的个数
2
原来正方体
表面积之和(cm?)
12
拼接的次数
1
拼成长方体后减少原来面的数量
拼成后长方体 的表面积(cm?)
10
2
3
2
4
18
14
4
5
= 拼合的正方体个数 - 1
接缝数
减少的
面的数量
= 2×接缝数
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
= 原正方体表面积之和 - 减少几个面的面积
6
3
6
24
18
4
8
30
22
5
10
36
26
7
6
12
42
30
……
……
……
……
……
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把棱长为 2 厘米的 3 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如下图),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 3 个 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平方厘米?
试一试(书 P60)
2×(3-1)= 4 (个)
减少面的数量
2×2 = 4 (cm2)
每个面的面积
4×4 = 16 (cm2)
答: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三个的正方体表
面积之和减少了 16 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厘米,请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
算一算
(1×1)×6×5 - 4×2×(1×1)- 1×2×(1×1)
= 30 - 8 -2
= 20(平方厘米)
答:这两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都是20平方厘米。
选一选
用5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以下的立体图形,表面积最小的拼法是( )。
A. B. C. D.
B
包装 4 个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礼盒,至少需要多大的包装纸?
请小组合作
减少了
6个面的面积
减少了
8个面的面积
减少了
8个面的面积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2个面
用三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
2个面
2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