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19.2.2 一次函数之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15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二下册数学19.2.2 一次函数之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课件(15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19 16: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9张PPT)
初二年级
数学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要素:
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性质.
学习目标
主要方法与能力:
(1)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画函数图象,提高作图能力.
(2)运用类比的方法,类比正比例函数,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
(3)利用不等式的知识解释一次函数的性质,从数形结合的角
度加深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4)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会由形到数的认识是数形结合的
一种探究方法.
回顾:
1.定义:一般地,形如
y
=
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2.
图象:一次函数
y
=
kx+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
y
=
kx+b.
它可以由直线
y
=
kx
平移|
b
|个单位长度得到.
(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
y
=
kx
y
=
kx+b
x
y
o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两点法作图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0
1
y
=
2x-1
y
=
-0.5x+1
两点法作图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0
1
y
=
2x-1
-1
1
y
=
-0.5x+1
两点法作图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1:描点法作图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0
1
y
=
2x-1
-1
1
y
=
-0.5x+1
1
0.5
两点法作图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3)描点:
(4)连线:
y
=
-0.5x+1
x
y
o
y
=
2x-1
(1,1)
(1,0.5)
1
-1
1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y
=
kx+b(k≠0)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0
1
y
=
kx+b(k≠0)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x
0
1
y
=
kx+b(k≠0)
b
k+b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3)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1)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x为任意实数
(2)列表:
(3)描点:点(0,b)和点(1,k+b)
(4)连线
x
0
1
y
=
kx+b(k≠0)
b
k+b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
为0时的函数值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
为0时的函数值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
为0时的函数值
几何角度:b
是函数图象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
为0时的函数值
几何角度:b
是函数图象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b>0

x
y
o
列表:
描点:点(0,b)和点(1,k+b)
x
0
1
y
=
kx+b(k≠0)
b
k+b
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
为0时的函数值
几何角度:b
是函数图象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
两点法作图:一次函数
y
=
kx+b(k≠0)
x
y
o
x
y
o
b>0

b<0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2:平移法作图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2:平移法作图
x
y
o
1
-1
1
y
=
2x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2:平移法作图
x
y
o
1
-1
1
y
=
2x-1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2:平移法作图
x
y
o
1
-1
1
y
=
2x-1
y
=
-0.5x
问题:画出函数
y
=
2x-1

y
=
-0.5x+1
的图象.
方法2:平移法作图
y
=
-0.5x+1
x
y
o
1
-1
1
y
=
2x-1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x
y
o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三二一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三二一
三四一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上升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上升
从左向右下降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上升
从左向右下降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上升
从左向右下降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
y
=
kx+b
(k,b是常数,
k≠0)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图象特征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函数性质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下降
从左向右上升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代数角度
如何证明?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k
<
0
时,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k
<
0
时,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性质的证明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k
<
0
时,


,
为任意两个实数,且
.

,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函数性质的证明

k
<
0
时,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k
>
0
时,


k
<
0
时,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1)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下降
从左向右上升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5)特殊点: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5)特殊点:与
x
轴交点,

y
轴交点,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5)特殊点:与
x
轴交点,

y
轴交点,
y
=
0代入,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y
=
0代入,

x
=
0代入,
.
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与性质
(2)当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3)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5)特殊点:与
x
轴交点,

y
轴交点,
(4)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0)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0)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0,-3)

,0)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y
x
o
y
x
o
三四一

,0)
(0,-3)
x
=
例1:直线
y
=
2x-3

x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
y
轴交点坐标为_______,图象经过_________象限,y

x
的增大而______.
分析:与
x
轴交点,
y
=
0
代入,
2x-3
=
0,

y
轴交点,
x
=
0
代入,
y
=
-3
三四一
增大
y
x
o
y
x
o

,0)
(0,-3)
x
=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四一象限
y
x
o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四一象限
示意图:
y
x
o
例2:
(1)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2)当
b<0
时,函数
y=x+b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四一象限
示意图:
k
相等(b不等):两直线平行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二一四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二一四象限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二一四象限
b
相等:
y
x
o
示意图:
例2:
(3)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三二一象限
(4)当
k<0
时,函数
y=kx+1
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二一四象限
b
相等:两直线与
y
轴交于同一点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k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k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k
b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k
b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k
b
b>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k
b
b>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k
b
b>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k
b
b>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k
b
b>0
k<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y

x
的增大而减小,
k
b
b>0
k<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y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
.
k
b
b>0
k<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y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
.
k
b
b>0
k<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

k
的整数值是
-1
.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y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
.
k
b
b>0
k<0
例3:已知一次函数
y
=
kx+2k+3(k为常数)的图象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
y

x
的增大而减小,则
k
可能取得的所有整数值是_______.

.

k
的整数值是
-1
.
-1
分析:∵

y
轴的交点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2k+3
>
0,解得
.

y

x
的增大而减小,

k
<
0
.
k
b
b>0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k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k
b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k
b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k
b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k
b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k
b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k
b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k
b
b>0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k
b
b>0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a+2
>
0,解得
a
<
2.
k
b
b>0
k<0
例4:已知一次函数
y
=
(a-3)x
-a+2(a是常数)的图象经过

和点
,若当
时,有

且图象经过第一象限,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
图象经过点

,当
时,有


a-3
<
0,解得
a
<
3.

图象经过第一象限,

-a+2
>
0,解得
a
<
2.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2.
k
b
b>0
k<0
例5:如果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例5:如果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例5:如果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分析:
y
x
o
例5:如果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分析:
y
x
o
y
x
o
例5:如果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k
>
0,b

0
分析:
y
x
o
y
x
o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AC=3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AC=3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6
=
·3·
.

AC=3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6
=
·3·
.

AC=3
.

=
±4
.


B
o
D
x
y
例6:如图,直线
y=x+1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直线
y=-2x+4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C、D,若
P
为直线
CD
上一点,当△ACP
的面积为
6
时,求点
P
的坐标.
解:过点P作PM⊥x轴,交x轴于点M
.

直线
y=x+1和
y=-2x+4与
x
轴分别交于点A,C,

A(-1,0),C(2,0).

6
=
·3·
.

AC=3
.

=
±4
.



P(0,4)或(4,-4).
B
o
D
x
y
小结:
1.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
两点法作图、平移法作图
一次函数
y
=
kx+b(k≠0)中常数
b
的含义
代数角度:b
是当自变量的值为0时的函数值
几何角度:b
是函数图象与
y
轴交点的纵坐标




形状
k、b的
取值
k
>
0
k
<
0
b
>
0
b
<
0
b
>
0
b
<
0
示意图
经过象限
变化趋势
一条直线
从左向右下降
从左向右上升
2.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特征
x
y
o
x
y
o
x
y
o
x
y
o
三二一
三四一
二一四
二三四
y
=
0代入,

x
=
0代入,
.
对于直线
和直线
(不重合)
3.一次函数
y
=
kx+b(k,b是常数,k≠0)的性质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增大;
直线
y
=
kx+b
的变化趋势和倾斜程度,都只由
k
决定.
特殊点:与
x
轴交点,

k
<
0
时,y

x
的增大而减小.

y
轴交点,
作业:
1.分别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1)(2)中各函数的
图象,并指出每组函数图象的共同之处.
(1)
(2)
作业: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2x+4

y=-2x+4

图象,并指出每个函数中当
x
增大时
y
如何变化.
作业:
3.不画图象,仅从函数解析式能否看出直线
y=3x+4

y=3x-4
具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