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说明文中的科学元素
初二年级
语文
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传授知识为根本任务,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体。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苏州园林》/叶圣陶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梦回繁华》/毛宁
《大雁归来》/利奥波德
《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科学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独立思考潜质,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华罗庚
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独立和合作、质疑。
——施一公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正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
——贝弗里奇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以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居里夫人
科学本质上是探索与奉献的事业。
科学精神,在于求真务实,在于求善立德。
规律结论
求真质疑
独立思考
创造想象
博学通识
造福人类
说明文中的科学元素
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
分析推理的周密严谨
说明语言的科学准确
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
科学
思想
方法
科学态度与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
科学思想方法
(1)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推移,介绍事物、事理的发展过程。
空间顺序:按照由上到下、从前到后等方位对事物进行介绍。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介绍说明。
《恐龙无处不有》
先以南极的恐龙化石引起话题;
说明“板块构造”理论;
从而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道理。
《恐龙无处不有》
先以南极的恐龙化石引起话题;
说明“板块构造”理论;
从而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道理。
说明顺序:由现象到本质
科学思想方法:符合认知规律
3月的大雁……
4月的夜间……
在5月来到之时……
《大雁归来》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科学思想方法:符合事物发展变化
3月的大雁……
4月的夜间……
在5月来到之时……
《大雁归来》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
科学思想方法:分类比较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
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
读者认识规律
时间顺序:介绍发展变化的事物
空间顺序:介绍静止事物的形态、构造……
逻辑顺序:介绍复杂事物、现象、事理……
说明对象特点
(2)分析推理的周密严谨
结合已有的认识和其他学科已知的科学原理,对细致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做岀合乎逻辑的推断,形成科学假说,再将自己的观点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最终达到科学认识的思维过程就是分析推理。
《恐龙无处不有》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现象: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现象: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推论:这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现象: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推论:这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分析推理:现象——推理
科学思想方法:归纳推理、严谨确凿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现象:古老动物恐龙的化石出现在了寒冷的南极。
知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现象:古老动物恐龙的化石出现在了寒冷的南极。
分析推理:恐龙不可能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地球的各个板块在远古曾是汇聚在一起的一整块大陆。
知识: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恐龙已出现
分裂出四部分
大约2.25亿年前
大约2亿年前
事实:
分析推理: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恐龙已出现
分裂出四部分
大约2.25亿年前
大约2亿年前
事实:
这块“泛大陆”是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分析推理:现象
知识、事实——合理推论
科学思想方法:深入探索
实证客观
逻辑严密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壳运动理论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其他领域
支持
影响
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地壳运动理论
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其他领域
支持
影响
科学思想方法:多元思考
科学思想方法
分析推理的周密严谨
事实
事理
为什么?
(3)说明语言的科学准确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苏州园林》
《恐龙无处不有》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大约在两亿年前……
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恐龙无处不有》
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大约在两亿年前……
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说明语言:估断和概数
科学思想方法:严谨求实
《被压扁的沙子》
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恐龙无处不有》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
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恐龙无处不有》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语言:恰切限制词
科学思想方法:周到严密
《时间的脚印》
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时间的脚印》
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说明语言:专业术语
科学思想方法:准确严谨
《恐龙无处不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恐龙无处不有》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说明语言:补充证据,使人信服
科学思想方法:逻辑严密,多元思考
科学思想方法
说明语言的科学准确
客观的依据
严密的逻辑
多元的思考
……
推测、限制词
确数、概数
专业术语
……
(1)科学态度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大自然的语言》
科学精神
(1)科学态度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大自然的语言》
科学精神
认真观察,讲求实证
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达尔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板块构造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板块构造学说
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深入探索,严谨推论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
——贝弗里奇
《大雁归来》
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大雁归来》
六年之后,在对孤雁的解释上,出现了一束不曾预料的希望之光。从数字分析中发现,六只或以六的倍数组成的雁队,要比偶尔出现一只,多得多。
一丝不苟,坚定执着
(2)人文情怀
你们是剖开虫们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你们是在一种扭拽切剁的车间操作,我则是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法布尔
(2)人文情怀
你们是剖开虫们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你们是在一种扭拽切剁的车间操作,我则是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法布尔
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时间的脚印》
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宝藏。
《时间的脚印》
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宝藏。
探求大自然奥秘,造福人类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关注生产,关注民生
《被压扁的沙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被压扁的沙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关注全人类的未来和命运
《大雁归来》
春雁觅食时的鸣叫,宛如高声而有趣的辩论和论述食物价值的低语。
失群的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它们的鸣声忧郁而伤感。
4月的夜间,大雁栖息在沼泽里仿佛集会,有激烈的辩论,有最后发言,有各式各样的谈论。
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
“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
在5月来到之时,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弥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
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因为有了这种国际性的大雁迁徙活动,伊利诺伊的玉米粒才得以穿过云层,被带到北极的冻土带。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引人反思:人应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怀一切生命,让一切生命平等自由、尊严而幸福地生活,这是具有人文情怀者最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家不仅能揭示自然,而且对生命充满着人文关怀。
科学家的人文情怀,是伟大的人类精神与科学智慧融合、凝练、升华的品格与思想。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爱因斯坦
说明文中的科学元素
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
分析推理的周密严谨
说明语言的科学准确
说明方法的恰当使用
科学
思想
方法
科学态度与人文情怀
科学精神
客观的依据、严密的逻辑
多元的思考、理性的怀疑
创新的思维、严谨的求证
理
趣
美
求真求实
求善求德
情怀美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