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以解决问题为主导的思想,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设疑“寒冷的冬天,很多的家庭为了取暖,使用电热毯,同学们电热毯的原理是什么?电热毯工作时,电热毯热了,而连接电热毯的导线却不怎么热,为什么?”引入课题,让学生观察图15-10,议一议它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了有关电热器的概念及材料的特点和原理——电流的热效应。然后再通过设疑“电流通过电热器所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猜测电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迅速地切入正题——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了物理知识“从生活中来”的指导思想,也体现了物理研究问题的方法。学生
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思维调动起来直接进入角色,继而联系生活,把学生带入探究的氛围中,解决系列探究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1.
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2.
通过探究,知道电热的影响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物理研究方法:讨论法、观察法、转换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
通过对实验的猜想、设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
4.
通过焦耳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2、通过实验探究电热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猜想、设计、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理解焦耳定律。
教学流程:
通过取暖器引入课题——学生举电热器的例子——播放视频《电热引发的火灾》——探究电热的影响因素——得出焦耳定律的结论——学以致用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自制PPT课件、电热器、焦耳定律演示器
学生准备:
1、
观察家里的用电器,了解其中主要用来产生热量的用电器的功能。
2、
阅读家庭中电热器的说明书。
教学设计:
引入新课:
出示一台电暖器,并通电。
(待电热管发红时,请学生近前感受电热管与通电导线的温度,为后续的猜想出电热与电阻有关提供一些感性认识。)
【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现象是:电热管热的发红,而铜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提问】:能否从物理学的角度说一说电暖器是如何为我们提供方便的?
【生】:把电能转化成内能,从而为我们提供热量。
【师】:我们把这种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的装置称为电热器。
——引出课题,并板书。
进行新课:
一、电热器:
【师】:通过你们对家里的用电器的调查了解,有哪些属于电热器?
【生】:电饭煲、电水壶、电热毯、电炉、饮水机
。。。。。。
(其他同学可以自由补充)
(通过让学生举例,丰富学生对电热器的认识。学生有可能举出一些不是电热器的例子,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紧紧扣住“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把电能直接转化为内能”来进行辨别。)
点评: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电热器,感受电能转化为内能为我们服务。
【师】:这些电热器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下面请看一段视频:
用课件播放《电热引发的火灾》。
【生】:观看视频
【师】:观看视频,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感想,并迫切的想要知道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电流的热效应。
点评:通过播放视频,激起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探索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热情。
二、活动15.3
探究影响电流的热效应的因素:
【师】: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有哪些?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猜想】生1:可能跟电流大小有关。
因为如果没有电流,就不会有热量产生。
生2:可能跟电阻大小有关。
因为刚才的电暖器通电时,电热管热的发红,而铜导线却几乎不发热,说明书上说电热管是阻值比较大的电阻。(师可引导让学生明确电流相等)
生3:跟通电时间有关。
因为电暖器是通电一会儿后,才开始慢慢变红的,并且通电时间越长,消耗的电能就越多,转化成的内能也就越多。
……
【设计实验】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提示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
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请一学生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并说明设计思路:
【生】:把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保证电流和通
电时间相同,比较产生的电热的多少。
请其他学生点评,并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提问】:①怎样比较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来比较。
(说明:这是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类比“比较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多少”的方法:可以让某种液体吸收电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来比较电热的多少,再根据Q=cm△t,学生很容易想到要取等质量的同种液体。
通过类比前面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突破了本实验中的一个设计难点。)
【提问】:②升温液体为什么用煤油而不用水?(课件展示图片)
【生1】:因为水导电。
【生2】: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升温慢。
【师】:出示焦耳定律演示器
请学生观察,找出与教科书上的实验装置的异同点,并指出其优缺点。
【生】:书上的装置是利用温度计(液体的热胀冷缩)显示实验现象,而演示器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更明显。
(此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时,可作适当的引导,并让学生明确要观察的对象。)
点评:由于实验室没有足够的学生实验器材,所以本实验改为演示实验,并且该演示器展示的现象要比书上的装置明显的多。
【师】利用演示器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获得结论。然后请学生根
据现象表述结论1。
特别提醒:对于结论的表述要注意其严谨性(在。。。。。。相同时,。。。。。。)
2.
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师请学生把有代表性的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并适当说明,然后集体点评。
【生1】:如图,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比较R1先后产生的热量的大小。
【生2】:如图,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比较产生热量的多少
(生1的设计方案可行,对于生2的电路图请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点评,并加以修正。)
【生3】:他没有控制电阻相同。(修正如右图)
【师】:演示生3的实验设计方案.
【生】:观察并获得结论。
【师】
请学生表述电热与电流的关系的结论,并注意表述的严谨性。
点评:实验设计放手让学生自行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控制变量法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电路设计能力。
3.
探究电热与时间的关系:
师演示,生得出结论。(说明:对于电热与时间的关系,学生很容易理解,可简单一带而过,以节约时间。)
三.焦耳定律:
师生讨论归纳:综合上述结论1、2、3得出焦耳定律:
【师】: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的时间成正比
。
(此处对焦耳的生平、故事向学生作一个简介,增进学生对科学家的了解和敬佩。)
引导学生:把焦耳定律与前面的电功及公式进行类比,得出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
公式:
Q
=
I2
R
t
单位:I—安
R—欧
t—秒
Q—焦
(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都学习完毕。)
四.学以致用:
【师】:我们学习了焦耳定律,怎样回答刚才的问题?(电阻丝和导线通过的电流相同。为什么电阻丝热的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
【生】: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导线电阻远小于电阻丝的电阻,产生的热量少。
【请你当回设计师:】
【师】:显然,我们希望热量更多的集中在电炉的发热体上,而不是与电炉相连的导线上。根据今天所学的焦耳定律Q=I2Rt
,你对发热体和导线的材料有何建议?
【生】:发热体:电阻大,熔点高
导线:电阻小,熔点高
点评:在得出焦耳定律的结论后,再回答课堂之初的问题,起到首位呼应的作用。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是有用的,可以为我们解疑答惑。而后让学生思考设计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通过师生互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步步深入,让学生概括归纳,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五.课堂练习:
1.
导体的电阻为5
Ω
,通过它的电流为2A,在1秒内,导体将产生多少J的热量?
2.一只烘干箱,当通过的电流是5安时,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6.6×104焦,求该烘干箱发热体的电阻?
学生把解题过程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并请两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点评。
注:点评的过程中强调学生注意解题格式和公式的变形及正确应用。
说明:在得出焦耳定律的公式后,及时用练习巩固,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及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结合学案回忆整堂课的流程,并小结本堂课的收获。
七.作业布置:学案后面附的课后作业1-8题。
板书设计:
§15.3
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
一、电热器
二、电热的影响因素
三、焦耳定律:
1、内容
:
2、公式:Q=I2Rt
3、单位:J
3.推导公式:Q热
=
W
=
UIt
R1
R2
R1
R2
R1
R2
R1=4.7Ω
R2=4.7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