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
3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
(无蛋白质)
气体
脂溶性、水
推测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
扩散和渗透作用
扩散:
物质分子从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扩散(分子热运动)。
渗透:
溶剂分子(例如H2O)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1.定义: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类型:
自由扩散
、
协助扩散(需载体蛋白)
载体蛋白
都不需能量,但需膜两侧具浓度差。
3.发生条件:
膜外
膜内
H2O
脂溶性小分子
气体分子
观察:自由扩散
水通道蛋白
不与分子结合
不移动
但是,一般题目中不考虑通道蛋白。
观察:载体蛋白在协助扩散中的作用
载体蛋白与离子结合,并移动。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概念:
特点:
举例: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质
举例:
特点:
概念: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小结:被动运输
1.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协助扩散区别于自由扩散的是(
)
A.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
B.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
C.需要载体蛋白
D.不需要载体蛋白
2.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
)
A.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
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
D.液泡中物质的浓度
C
A
这些离子为什么能逆浓度梯度运输呢?
水生植物丽藻
哺乳动物红细胞
内外离子浓度
1.定义: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
2.关键条件:
载体蛋白
需要载体蛋白,需要消耗能量ATP。
3.生理意义:
主动吸收营养,排出废物、有害物质
观察: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专一性)
—特点:
—举例: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具特异性)
?需要消耗能量(ATP)
?一般是逆浓度梯度
Na+、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为什么所有带电荷的分子(离子)不能自由扩散?
带电的物质通常同水结合形成一个水合的外壳,这不仅增加了它们的分子体积,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脂溶性。因此说,所有带电荷的分子(离子),不管它多小,都不能自由扩散。
对比
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耗能
不耗能
耗能
气体,水,脂溶性分子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少数离子通过细胞膜
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膜;大多数离子通过细胞膜等
项
目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是否需要载体蛋白
是否耗能
代表例子
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说明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其对
物质的选择吸收是取决于细胞膜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相对于主动运输来
说是一种________运输。
_______运输对活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选择透过性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被动
主动
例题: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蛋白质和ATP密切相关(
)
D
①②③④
B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
1.运输Na+和运输K+的蛋白质一样吗?
不一样,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专一性)。
2.葡萄糖分子经小肠吸收运输到红细胞内:
经历了哪些运输方式?
共穿过几层膜?
几层磷脂分子?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5层
10层
小
结:
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肺泡壁
都是只由1层细胞构成。
如果改为氧气分子从肺泡运输到红细胞内呢?
自由扩散
5层
10层
思维拓展
1.透析型人工肾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这是模拟了生物膜的(
)
A.流动性特点
B.选择功能
C.选择透过功能
D.主动运输
2
.农民种庄稼过程中经常要中耕松土,在根对土壤溶液中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方面有什么关系?
松土增加土壤中的氧气量,加强根的呼吸作用,产生更多的能量有利于主动运输
,
吸收更多的无机盐离子
C
想一想?
影响跨膜运输方式的因素是什么
1.自由扩散:
2.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
膜内外浓度差
膜内外浓度差,载体蛋白
膜内外浓度差,载体蛋白,能量
与氧气之间的关系?
1.物质浓度及载体对运输速率的影响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载体蛋白
数量有限
吸收速度
膜外物质浓度
(两侧浓度差)
吸收速度
·
·
·
a
b
c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有专一性且数量有限,
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中,载体具有“饱和效应”
膜外物质浓度
载体蛋白
数量有限
·
·
·
a
b
c
膜外物质浓度
吸收速度
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可逆浓度运输
顺浓度运输(扩散)
2.
O2浓度对运输速率的影响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速度
氧气浓度
运输速度
·
主动运输
氧气浓度
①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
·
·
氧气浓度
运输速度
②主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a点O2为零时,无氧呼吸供能(产能较少),速率较低;
ab段O2浓度↑,有氧呼吸加强,速率加快。b点后因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运输速率最后不再随氧浓度增加。
a
b
c
饱和点
能量
运输速率
分析:主动运输速率与呼吸强度或能量的关系
呼吸强度
运输速率
饱和点
限制因素:
载体数量
限制因素:
载体数量
饱和点
A甘油
B钾离子
C葡萄糖
分析:
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后,三种物质吸收量变化曲线。
时间
物质吸收量
与神经细胞主动吸收钾离子有关的细胞器有哪些?
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通过无氧呼吸供能。
A
B
C
温度
吸收速率
分析:主动运输速率与外界浓度或温度的关系
主动运输
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速率,如呼吸速率。
膜外溶液浓度
吸收速率
“烧苗”现象
限制因素:载体数量
最适温度
饱和点
下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的曲线。分析: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
主动运输
AB差异:能量
BC差异:载体数量
同一曲线:看横轴坐标
不同曲线:看纵轴坐标
结论:
①同种生物体内,不同离子对应的载体数量不同。
②不同作物体内,同种离子对应的载体数量不同。
③不同作物体内,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同。
1.根据下图所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运输速率
浓度差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1)从图中可知该种物质进入细
胞的方式是什么?
(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通过细胞
膜的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是什么?
(3)上述运输方式中,加入蛋白酶后曲线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在一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外界浓度成正比
会,载体蛋白受到破坏
练习
2.如图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C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想一想:
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只能让许多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却无能为力。可是大部分细胞能够摄入和排出特定的大分子。
这些大分子(如:分泌蛋白)是怎样进出细胞的呢?
膜泡运输
三、胞吞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需要消耗能量。
生物膜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
大分子排出细胞的方式叫
。
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叫
。
注意:
胞吞和胞吐作用都要消耗能量。
胞吞(内吞)
胞吐(外排)
胞吐
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大分子运输——膜泡运输的特点
胞吞和胞吐
与浓度无关
不需要(细胞膜和囊泡)
由ATP供能
运输形式
运输方向
有无载体
是否需要能量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方式:
被动运输(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吞(内吞)、胞吐(外排)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顺浓度梯度
一般是逆浓度梯度
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
2、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膜泡运输
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2、胞吞和胞吐作用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3、蛋白质分子进出核孔属于哪一种运输方式?
思考与讨论:
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既不属于跨膜运输,也不属于膜泡运输
1.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
入细胞的是( )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D.二氧化碳
2.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胞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c
C
课堂练习
3.下列物质以相同运输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
A
苯、二氧化碳
B
钾离子、水
C
胰岛素、钾离子
D
葡萄糖、糖原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黄瓜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上的载体蛋白
A
A
5.甲(〇)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A
6、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在a
→
e
的5种过程中,代表自由扩散是
;
代表协助扩散的是
;
代表主动运输的是
。
b
c
d
a
e
7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
__
__
_分子;B代表_
_
_
_
_
_
_;
D代表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__________。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__________。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糖蛋白
流动性
b
a
8、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_____方式,B表示
_______
方式,C表示
_______
方式,D表示
________
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_______
。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_____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__上合成的,特点是___________。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吐
葡萄糖
载体蛋白
核糖体
特异性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______
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____________
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6)需要载体协助的方式为
(填字母),影响B方式运输速度的因素为
________
;与C运输方式有关的细胞器是
____
。
D(或胞吐)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动运输和胞吐
B、C
浓度差和载体数量
线粒体和核糖体
影响因素:
跨膜运输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胞吞
胞吐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小结:
顺浓度梯度
1.顺浓度梯度;
2.载体蛋白
1.逆浓度梯度;
2.需要载体蛋白;
3.需要能量
1.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2.消耗能量
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膜泡运输
膜两侧浓度差、载体数量、氧浓度
【作业】
完成练习册
理解记忆本节知识
然后,
预习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