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5.6向心力同步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 5.6向心力同步测试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19 17:3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向心力
1.如图所示,在光滑杆上穿着两个小球m1、m2,且m1=2m2,用细线把两球连起来,当杆匀速转动时,两小球刚好能与杆保持无相对滑动,此时两小球到转轴的距离r1与r2之比为(  )
A.1∶1       
B.1∶
C.2∶1
D.1∶2
2.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有(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3.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圆弧和水平部分组成,且连接处光滑。质量为m的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滑块从A滑到B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最大值为Ff,则(  )
A.Ff=μmg
B.Ff<μmg
C.Ff>μmg
D.无法确定Ff的值
4.
(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以相同大小的初始速度从空中O点同时分别向x轴正负方向水平抛出,它们的轨迹恰好是抛物线方程y=x2,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曲率半径可认为等于曲线上该点的瞬时速度所对应的匀速率圆周运动的半径)(  )
A.初始速度为
B.初始速度为
C.O点的曲率半径为k
D.O点的曲率半径为2k
5.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它所受的向心力的大小必定与(  )
A.线速度平方成正比
B.角速度平方成正比
C.运动半径成反比
D.线速度和角速度的乘积成正比
6.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7.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曲面上滑下,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木块从a到b运动的速率逐渐增大,从b到c运动的速率恰好保持不变,从c到d运动的速率逐渐减小,则(  )
A.木块在ab段和cd段的加速度不为零,但在bc段的加速度为零
B.木块在ab、bc、cd各段中的加速度都不为零
C.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一定,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D.木块只在bc段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指向圆心
8.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以后,物体仍然随圆筒一起匀速转动而未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也增大了
B.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减小了
C.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
D.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
9.
(多选)摩天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为G的游客经过图中a、b、c、d四处时,座椅对其竖直方向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Na、Nb、Nc、Nd,则(  )
A.NaB.Nb>G
C.Nc>G
D.Nd10.(多选)如图所示为赛车场的一个水平“U”形弯道,转弯处为圆心在O点的半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2r。一辆质量为m的赛车通过AB线经弯道到达A′B′线,有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条路线,其中路线③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OO′=r。赛车沿圆弧路线行驶时,路面对轮胎的最大径向静摩擦力为Fmax。选择路线,赛车以不打滑的最大速率通过弯道(所选路线内赛车速率不变,发动机功率足够大),则(  )
A.选择路线①,赛车经过的路程最短
B.选择路线②,赛车的速率最小
C.选择路线③,赛车所用时间最短
D.①、②、③三条路线的圆弧上,赛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1.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细线的抗拉强度。在长为L的细线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不计的小盒,小盒的左侧开一孔,一个金属小球从斜轨道上释放后,水平进入小盒内,与小盒一起向右摆动。现逐渐增大金属小球在轨道上释放时的高度,直至摆动时细线恰好被拉断,并测得此时金属小球与盒一起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和水平位移x,若小球质量为m,试求:
(1)金属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多少?
(2)该细线的抗拉断张力为多大?
12.A、B两球质量分别为m1与m2,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一长为l1的细线与A球相连,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细线的另一端拴在竖直轴OO′上,如图所示,当A与B两球均以角速度ω绕OO′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长度为l2。问:
(1)此时弹簧伸长量为多大?细线张力为多大?
(2)将线突然烧断的瞬间两球加速度各为多大?
答案
1.D
2.B
3.C
4.AC
5.D
6.D
7.BD
8.D
9.AC
10.ACD
11.答案:(1)x (2)mg
12.答案:(1)m2ω2 m2ω2(l1+l2)+m1ω2l1(2)ω2(l1+l2) ω2(l1+l2)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