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州高中化学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台州高中化学复习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5-16 16:13:18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牟莲英
核恐慌蔓延到美国洛杉矶碘片遭抢购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FeSO4+(NH4)2SO4+6H2O=(NH4)2SO4·FeSO4·6H2O↓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2)操作③中水浴加热的好处是?
受热均匀,易于控制温度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④趁热过滤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硫酸亚铁晶体析出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3)硫酸亚铁溶液的制备中,铁屑过量的目的是 ?
防止生成Fe3+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加稀硫酸至pH=1的作用是 ?
抑制Fe2+水解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4)操作⑥要缓慢加热至 时停止加热。
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硫酸亚铁铵是滴定实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其实验制备流程如下:
源于教材
请回答下列问题
(5)为洗去硫酸亚铁铵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操作⑦洗涤晶体的试剂为 。
酒精
例1、 硫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很多,石膏两步转化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生产流程如图Ⅰ所示。
(1)在一步转化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4·2H2O+2NH4HCO3=
(NH4)2SO4+CaCO3 + CO2↑+3H2O,
该步反应温度必须低于35℃的主要原因是:

防止NH4HCO3分解
例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已知:
2KOH + Cl2 = KCl + KClO + H2O(条件:温度较低)
6KOH + 3Cl2 = 5KCl + KClO3 + 3H2O(条件:温度较高)
Fe(NO3)3 + KClO + KOH → K2FeO4 + KNO3 + KCl + H2O
⑴该生产工艺应在 (填“温度较高”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 。
温度较低
例3、实验室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备乙酸正丁酯。
在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18.5 mL正丁醇和15.4 mL冰醋酸,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温度计及回流冷凝管,加热使之反应。
(1)反应时加热有利于提高酯的产率,但温度过高酯的产率反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是: 。
温度过高,正丁醇与乙酸易挥发,副反应增加
实验室制硝基苯
例4、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染料和一些药物
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个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几粒沸石,将三颈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
②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 h。
(1)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油浴加热的好处是反应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b.此处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实验装置中的温度计可以改变位置,也可使其水银球浸入油中
②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 h。
a c
例5、F是新型降压药替米沙坦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固体C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甲醇,下列C→D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甲醇,是为了提高C的转化率
b.浓硫酸的吸水性可能会导致溶液变黑
c. 甲醇既是反应物,又是溶剂
ac
例6、过碳酸钠(Na2CO3·3H2O2)的俗名为固态双氧水,是由碳酸钠与过氧化氢复合形成的一种固体放氧剂,可用于洗涤、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往反应釜中加入稳定剂(由异丙醇和三乙醇胺 ) 的目的是?
增强产物的稳定性
例7、钠米TiO2在涂料、光催化、化妆品等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金属钛在航天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如下图所示,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反应2Mg(s)+TiCl4(s))
2MgCl2(s)+Ti
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钛、镁具有强还原性,在Ar气中可防止被氧化
例6、过碳酸钠(Na2CO3·3H2O2)的俗名为固态双氧水,是由碳酸钠与过氧化氢复合形成的一种固体放氧剂,可用于洗涤、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过碳酸钠的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利于产品的析出
(2)在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并搅拌,其作用是
例1、 硫酸钾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方法很多,石膏两步转化法是其中重要的方法.
在一步转化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aSO4·2H2O+2NH4HCO3=
(NH4)2SO4+CaCO3 + CO2↑+3H2O,
降低硫酸钾的溶解度,利于其析出
在两步转化反应器中要加入乙二醇的目的是
抽滤
倾析法过滤
例4、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染料和一些药物
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个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几粒沸石,将三颈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
②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 h。
③将反应液冷却至50 ℃后,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抽滤,用少量 洗涤,得到的晶体为对氨基苯磺酸粗产品。
④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碳脱色),抽滤,收集产品,晾干。(说明: 100ml 水在20 ℃ 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g,在100 ℃时可溶解6.67g)
(3)步骤③用少量 洗涤晶体?好处是?
减少对氨基苯磺酸的损失
冷水
例8、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①(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② [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 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①(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② [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 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下: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产品洗涤液的是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C
(1)写出反应器2中制备K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碘片是一种可以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碘化钾。
Fe3I8+4K2CO3= Fe3O4 + 4CO2 + 8KI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器1外壁常因温度过高而需用冷水冷却至65℃以下。冷却的目的主要是 。
碘片是一种可以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碘化钾。
减少碘的升华
碘片是一种可以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碘化钾。
(3)操作3主要包括哪些过程?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3Fe+4I2=3Fe3I8
Fe3I8+4K2CO3= Fe3O4 + 4CO2 + 8KI
6KOH+3I2=5KI+ KIO3+3H2O
3H2S+ KIO3=KI+3S↓+3H2O
以碘单质为原料,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和KIO3,然后用硫化氢还原碘酸钾,同时有硫单质生成。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制备过程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
(2)操作1的主要目的是除去SO42-,选用的药品最好是
A.BaCl2 B.Ba(NO3) 2
C.Ca(OH)2 D.BaCO3
D
除尽硫化氢
以碘单质为原料,与KOH溶液共热生成KI和KIO3,然后用硫化氢还原碘酸钾,同时有硫单质生成。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3)操作2主要包括哪些操作?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碘片(共34张PPT)
如何解答曲线图题
台州第一中学 姜 孟
浙江卷曲线图题怎么考?
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1.20×10-3 5.80×10-3 82
Ⅱ 280 1.20×10-3 5.80×10-3 124
Ⅲ 350 1.20×10-3 5.80×10-3 124
(09浙江,27)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010浙江,26)(1)25℃时,将20mL 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20mL 0.10 mol·L-1
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0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图2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
(2010浙江,26)25℃时,2.0×10-3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 ≈_______
加 (NH4)2SO4、过滤、洗涤、干燥
Cu(NH3)4]SO4·H2O
(2010浙江理综,27)
信息: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洗涤液是 。
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浙江卷曲线图题怎么考?
2009年考查作图
2010年考查曲线图分析(第二卷就有三个)
回忆交流讨论:如何看曲线图?
下图是酸滴定碱还是碱滴定酸?
强碱滴定强酸还是强碱滴定弱酸?
看起点
、中间点
相同浓度
该反应吸热还是放热?_____
mA(g)+nB(g) pC(g)+qD(g)
最高点
C%
T
V(正)
V(逆)
V
T
平衡点
mA(g)+nB(g) pC(g)+qD(g)
该反应吸热还是放热?_____
看交点
(2010浙江,26)25℃时,2.0×10-3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
(2)25℃时,HF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 ≈_______
10-3.45或3.5 ×10-4
20℃时在混合溶液中,随着氢氧化钠含量的变化,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曲线。已知曲线上A、B、C、D四个点的坐标:
A.(0,26.5) B.(14.0,15.0)
C.(18.8,11.7) D.(38.0,2.0)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g
36.1
起点、拐点、中间点
最高、最低和交点!
一、看点和选点
S
A
B
C
T
(2011浙江测试卷,28)(2)苯甲酸在A、B、C三种溶剂中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重结晶时,合适的溶剂是 ,其理由是 。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
C
看走向
含杂质的苯甲酸钠溶液
(2010江苏)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MnO2和水,搅拌,通入SO2和N2混合气体,反应3h.
(已知MnO2+H2SO3=MnSO4+H2O)
MnCO3
③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右图。导致溶液中Mn2+、SO42-浓度变化产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Mn2+催化O2与H2SO3,反应生成H2SO4
找关系
MnO2+H2SO3=MnSO4+H2O
(改编)若实验中将N2换成空气,同时向烧瓶中加入某物质,测得反应液中Mn2+、SO42-的浓度随时间t变化如右图,该物质作用是什么?
MnO2+H2SO3=MnSO4+H2O
看走向、找关系
二、看线
加 (NH4)2SO4、过滤、洗涤、干燥
Cu(NH3)4]SO4·H2O
(2010浙江理综,27)
信息: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如图
(2)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洗涤液是 。
A. 乙醇 B. 蒸馏水
C. 乙醇和水的混合液
D. 饱和硫酸钠溶液
C
题相连
目的、整合
三、看面(题相连)
(2010上海卷)将0.4gNaOH和1.06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
关注量
C
如何看图?
一看点、二看线、关注量、题相连
(2010·山东理综改编)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Ksp[Fe(OH)3] _____ Ksp[Cu(OH)2]
一看点、二看线、关注量、题相连
<
B
(选自步步高)常温下Ksp[Al(OH)3]=1.2×10-33,Ksp[Fe(OH)3]=4.0×10-38。现向pH=0,浓度均为0.04 mol/L的Al3+、Fe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pH(设体积不变),该过程中Al3+、Fe3+的浓度与pH关系正确的是( )
浙江卷曲线图题如何考?
2009年考查作图
2010年考查曲线图分析(第二卷就有三个)
如何看图?
如何作图?
一看点、二看线、关注量、题相连
一画点、二画线、关注量、题相连
在两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相同物质的量的NO、CO,在T1、T2达到平衡(T1放热反应
一画点、二画线、关注量、题相连
T1
T2
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1.20×10-3 5.80×10-3 82
Ⅱ 280 1.20×10-3 5.80×10-3 124
Ⅲ 350 1.20×10-3 5.80×10-3 124
(09浙江,27) (5)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NO)
(改编)相同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相同物质的量的A、B,发生 。 A、B、C、D均为气态,且为放热反应。280 ℃时K=4,350 ℃时K=1
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A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编号 T(℃) A初始浓度(mol/L) B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达到平衡的时间(s)
Ⅰ 280 1.2 1.2 82 40
Ⅱ 280 1.2 1.2 124 30
Ⅲ 350 1.2 1.2 124 20
一画点、二画线、关注量、题相连
你解答曲线图题还有哪些疑惑?
一看点、二看线、关注量、题相连
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含有等物质的量NaOH和Na2CO3 的混合稀溶液中,请画出生成HCO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中含HCl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图
n(HCl)
1
2
3
n(HCO3-)
向物质的量相等的AlCl3和NH4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下图表示加入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x)与沉淀物质的量(y)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关注量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
a
b(共10张PPT)
回顾
Cl ·
··
··
··
+
电子得失
离子键
Cl ·
··
··
··
+
H
X
Na
X
Na+
[ Cl ]-
··
··

.
X
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
NaCl
··
· Cl
··

我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不够稳定
我最外层有7个电子,也不够稳定
你给我一个电子吧,那我就成稳定结构了
我若再得一个就稳定了,得电子的心情比你还迫切,你给我吧
我给你一个电子,我就一无所有了,我不像Na,它给你一个刚好成稳定结构
H
x
··
· Cl
··

我要得1个电子,形成2e-稳定结构
我要得7个电子,形成8e-稳定结构
H
x
为达到稳定结构,都要得电子
我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每人拿出一个电子共用,那就都成稳定结构了
H
x
··
· Cl
··

思考
1.相同元素之间(例:Cl与Cl),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2.Cl2、HCl中两原子核对共用电子有什么作用力?
共用电子对
1对
对共价键的理解
1.成键元素:
2.成键粒子:
3.成键本质: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原子(相同或不同)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力
请举例哪些常见物质中含有共价键?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
的相互作用
思考
1.请写出HCl、Cl2分子的电子式。
2.H2O分子中氢、氧原子的电子共用情况如何?
请写出H2O分子的电子式。
原子 H Cl O N C
共用电子对数
1
1
3.非金属元素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与什么有关?
2
3
4
原子距稳定结构少几个电子,就拿出几个共用
判断原子的共用电子对数:
请写出N2、NH3、CH4、CO2的电子式。
练习
观察与思考
结构式:
用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它电子不标。
共价分子中各原子有一定的连接方式,分子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V字型 三角锥型 正四面体
知识巩固
1.请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CCl4、HClO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2)He分子内存在共价键
(3)离子化合物中只能含有离子键
(4)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键
2.请用电子式表示NaOH
思考
PCl5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为8e-的结构吗?(共16张PPT)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方向
三门二高 王利国
你可想过:
美丽的瀑布为什么总是
自动从高处落向低处?
室温下为什么冰会
自动融化?
自然界中现象
自然现象有方向性
自发进行
化学反应有方向性
自发进行(反应)
1.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氯气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3.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
4.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
你认为:
哪些反应能自发进行?
Cl2+2KBr=Br2+2KCl
CH2=CH2 +Br2 CH2Br-CH2Br
2H2O 2H2↑+ O2↑
电解
N2 + O2 2NO
放电
1、自发反应:
(1)定义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
进行的反应
思考:
一个化学反应正(向右进行)反应能自发进行,那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说明:①“一定的温度和压强”目的:引发反应
②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⑵特征:有方向性
1.C3H8(g)+5O2(g)=3CO2(g)+4H2O(l)
△H=-2217.5 kJ/mol
2.2Na(s)+Cl2(g)=2NaCl(s) △H=-822 kJ/mol
3.4Fe(s)+3O2(g)=2Fe2O3(s) △H=-1648.4kJ/mol
4.H2(g)+F2(g)=2HF(g) △H=-546.6kJ/mol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自发进行,判断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瀑布
高处
低处
势能高
势能低
化学反应
能量高
能量低
放热
反应
△H自发进行
自发进行
△H>0
自然现象
H2O(s) = H2O(l) △H>0
室温下为什么冰会自动融化?
自然界中现象

(1)定义:衡量一个体系混乱度的物理量叫做熵,
符号S
(2)体系中无规则排列程度越大,熵就越大
(3)一般:S(g)﹥S(l)﹥S(s)
(4)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用△S表示
判断下列过程中熵变的情况。
1、H2O(s) = H2O(l)
2、2NaHCO3(s) = Na2CO3(s) + CO2(g) + H2O(g)
3、NaOH(s) = Na+(aq) + OH-(aq)
4、2NO(g) + O2(g) = 2NO2(g)
△S>0
△S>0
△S>0
△S<0
混乱
有序
有序

自然界中现象
已知:
H2O(s) = H2O(l) △H>0 不利于自发进行,但常温下冰却可以自动融化成水,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2NH4Cl(s)+Ba(OH)2·8H2O(s)=2NH3(g)+BaCl2(s)+10H2O(l) △H>0,你知道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吗?
根据△H和△S,判断下列反应能自发进行吗?
1、NaOH(s) = Na+(aq) + OH-(aq) △H<0 △S>0
2、H2(g)+FeSO4(aq)=H2SO4(aq)+Fe(s) △H>0 △S<0
3、NH3(g)+ HCl(g) =NH4Cl(s) △H<0 △S<0
4、CaCO3(s)=CaO(s)+CO2(g) △H>0 △S>0
一定能自发反应
非自发反应
低温能自发反应
高温能自发反应
请判断下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是否有利于自发进行?
变 化 焓变
熵变 方向性
CO2(s) = CO2(g)
2Mg(s) + O2(g) = 2 MgO(s)
2K2(s)+2H2O(l)=2K+(aq)+2OH-(aq)+H2(g)
Ag+(aq) + Cl-(aq) = AgCl(s)
讨论:
1、对反应2A(g)+2B(g)=2C(s)+D(s)已知反应物总能量比生成物总能量高,则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温度的要求是什么?
2、A(g) + B(s) = C(s) + 2D,在高温时可以自发进行,物质D的状态是什么?(共9张PPT)
路桥中学 梁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1. 2.1 共价键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1、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后,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数目达到多少?如何计算。
2、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如何确定?
【交流与讨论】
共用电子对=8-最外层电子数(H除外)
3、当有多个原子时,如何确定中心原子?
物质分子的几种表示方法:
直线形
“V”字形
或折线形
三角锥形
正四面体形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化学键类型:
【试一试】
NaBr H2S NaOH SO2 MgCl2 H2SO4
【思考】NH4Cl中存在哪些键,属于什么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有: 。
含有共价键的有: 。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有: 。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有 : 。
NaBr NaOH MgCl2
H2S NaOH SO2 H2SO4
NaBr NaOH MgCl2
H2S SO2 H2SO4
【概念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在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着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D、全部由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E、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金属元素。
F、在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共23张PPT)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
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非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需持续借助
外力作用才能进行的过程。
特点: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自发过程吗?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有明显的自发性,它们将向何方发展(方向性) 。
Q
气体
液体
扩散
生活中的自发过程
高 低
温 温
高压 低压
h1>h2
墨滴
一、自发反应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
注意:(1)外界帮助如通电等。
(2)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1.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
2.氯气与溴化钾溶液的反应
3.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
4.氮气和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的反应
不能

不能

Cl2+2KBr=Br2+2KCl
下列反应在室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如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试看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1. C3H8(g)+5O2(g)=3CO2(g)+4H2O(l)
△H = - 2217.5 kJ/mol
2. 2Na(s)+Cl2=2NaCl(s) △H = - 822 kJ/mol
3. 4Fe(s)+3O2(g)=2Fe2O3(s) △H = - 1648.4kJ/mol
4. H2(g)+F2(g)=2HF(g) △H = -546.6kJ/mol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共同特点:△H<0,即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
你知道吗?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1、根据焓变(能量)判断→焓(能量)判据
活动与探究
操作要点:
1、将盛NH4Cl晶体和Ba(OH)2·8H2O晶体的纸包打开,分别倒入塑料袋底部的两个角中
2、系上袋口,再将两固体充分混合
问题 ⑴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⑵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下列变化过程都是吸热的,能否自发进行?
NH4NO3(s) = NH4+ (aq) + NO3- (aq)
CaCO3(s) == CaO(s) + CO2(g)
高温
交流与讨论
思考:那是什么因素促使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呢?
有序
无序(混乱)
一盒火柴散落在地上,火柴头总是趋向于混乱排列。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1、根据焓变(能量)判断→焓(能量)判据
化学反应趋向于由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即混乱度增加( △S>0)。且△S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
2、熵判据——
1. 判断下列过程的熵变大于零还是小于零
1) H2O(s)→H2O(l)→H2O(g)
2) 2NaHCO3(s) = Na2CO3(s) + CO2(g)+H2O(l)
3) NaOH(s)=Na+(aq)+OH-(aq)
4) N2(g)+3H2(g) 2NH3(g)
△S>0
△S>0
△S>0
△S<0
问题解决
下列变化过程都是吸热的,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NH4NO3(s) = NH4+ (aq) + NO3- (aq)
CaCO3(s) == CaO(s) + CO2(g)
高温
问题反思
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的方向
反应焓变
反应熵变
共同影响
吸热
放热
熵增
熵减
焓减小、熵增大有利于反应自发
总 结
能量判据
熵判据
1 . Mg(s) + 2HCl(aq) = MgCl2(aq) + H2(g)
2. 2CO(g) = 2C(s) + O2(g)
3. NH3(g) + HCl(g) = NH4Cl(s)
4. NH4Cl(s) = NH3(g) + HCl(g)
思考与讨论
△H <0 △S >0
判断下列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
一定能自发
△H >0 △S <0
一定不能自发
△H <0 △S <0
△H >0 △S >0
低温能自发
较高温能自发
2 .按要求填空
(1)A(g) + B(aq) = C(g) + D(g)
已知: △H <0 ,试判断该反应______自发
P45 第2题
问题解决
(2)2A + B (g) = 2C (g) 已知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____0 ,△S____0
(S)
(g)
(3) B = C + D已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试确定物质B、C、D的聚集状态
b c d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