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姓 名:
别名(外号):
性 别:
民 族:
学 历:
职 业:
家庭出身:
生卒:
最喜欢的颜色:
社会关系:
座右铭:
朱元璋
朱重八 朱国瑞
男
汉族
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放牛娃、和尚、农民领袖、皇帝
贫农
1328——1398年
黄色
父亲:朱五四 农民
母亲:陈 氏 农民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临澧丁玲学校 徐远兵
一、明朝的建立
快速浏览p88导读部分及第一段内容,了解朱元璋当皇帝的相关信息。
1、朱元璋是通过什么途径当上皇帝的?
2、想一想: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3、明朝哪一年建立?都城在哪儿?
农民起义
刘邦、刘秀
时 间:1368年
都 城:应天(南京)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明太祖朱元璋
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怎样的变更?
阅读课文第 88~89 页,思考:
二、明朝君权加强:
1、为了使“权不专于一司”,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2、明太祖通过什么措施做到了“安然朝中坐,却知
天下事”?
综上所学,你认为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
皇帝
明朝行政机构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中央
地方
布政司
按察司
都司
废行省,设三司
废丞相,权分六部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这是个奇特的特务机构,它原本是一支军队,是皇帝亲军二十六卫之一;它的主要职责是侦查臣民的言行;它的可怕之处在于:不受任何部门的管辖,只听命于皇帝指挥;他们昼伏夜出,四处打探,以不怕杀错只怕杀漏的精神为行动指南。
厂卫设有监狱、法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
命题范围:
答题观点:
文 体:
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
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这样的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请大家先看一个短片(范进中举)。
想一想,哪一种说法对呢,为什么?
动脑筋
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
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
才的好办法。
不对。明朝的科举制度束
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
聪明才智,危害极大
1、政治方面
明太祖加强君权
2、思想文化方面
实行八股取士
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的权力;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1、靖难之役
2、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原因:明太祖分封藩王
建文帝实行削藩
燕王朱棣起兵反对
结果:以燕王的胜利告终,
朱棣称帝(明成祖)
时间:1421年
目的: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故 宫
1、政治方面
明成祖加强君权
迁都北京
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
对臣民的监察
2、文化教育方面
继续实行八股取士
3、军事方面
继续实行削藩
知识结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 1368年 应天
二、明朝强化君权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2.厂卫特务机构
明成祖 东厂
明太祖 锦衣卫
3.八股取士
4.削藩 迁都北京
课堂练习:
1、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
A 、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② ④ D、 ① ② ③ ④
1、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2、封建大一统时期:
3、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
4、封建社会的繁荣:
5、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明朝前期从哪些方面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政治方面: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实行削藩政策。
思想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认识:专制统治的强化,不利于社会发展,同时
反映了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游览明十三陵你会发现:
明十三陵,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长陵”,想一想,明十三陵为何没有朱元璋的陵墓,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伟?
课外延伸